深信一切都是恩典—
 專訪 麥基恩醫生


2484 期(2012 年 4 月 1 日)
◎ 一個字一顆心 ◎ 訪問: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

▲麥基恩醫生(右)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二零一零年舉辦之粵港澳教牧交流會上,擔任「教會的衝突處理」專題講員,並由聯會總幹事陸幸泉牧師即席翻譯。麥醫生表示,當有衝突出現時,首先應當反省個人的偏見,認定及預計哪些是引起自己憤怒的因素,從而修改自己的反應,以致後果較有建設性而非破壞性。

  三月中旬訪問了麥基恩醫生,他是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名譽顧問;也部分時間任教於香港大學;又在報章寫專欄,並且是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區會差會主席。他雖名銜多多,卻又謙和客氣,從不吹噓自己的才華,倒直率地以一個「恩」字總結自己過去信仰的經歷,他說除了因為名字有「恩」字外,他更認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及恩賜,亦常懷感恩的心領受。

生於基督教家庭

  麥基恩醫生出生於基督教家庭,他的爺爺麥炳奎是位單純的基督徒,在香港禮賢會聚會,爺爺昔日帶領一家同時受洗,加入基督的名下。在麥醫生讀小學之前,他爸爸一家及伯父一家都與爺爺奶奶住在一塊,三代同堂住在從前般含道的一所大宅。家中偶爾舉辦家庭聚會,而牧師每兩三個月會到他們家講道,就在家廳中擺幾張長凳,讓鄰居們一起參與。

  麥醫生說,母親對他影響很深,從小就教導他禱告,教唱詩歌,講聖經故事給他及妹妹聽。而他認為自己真正信主是上中學後。在中學時期,因居住方便,所以他參加中國佈道會萬善堂聚會,大學才回到禮賢會聚會。麥醫生自小已喜歡閱讀,當他在萬善堂當圖書館義工時,就幾乎把整個圖書館的書都閱讀了,而王明道先生著作的《重生真義》對他影響很深。那時,除了讀書外,他都把時間放在教會的事奉。

  他亦曾與萬善堂的弟兄一起參加遠東福音廣播電台的詩班,他還想協助錄音,但笑說後來因自己廣東話不標準而沒份參與,他回憶說自己年輕時甚麼活動都想參與,日後有個觀察感受,弟兄是較多靠事奉來栽培成長,姊妹則是較多靠溝通栽培成長。

  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四年,麥基恩醫生在香港大學唸書,當時大學基督徒團契認為凡事需要講求理性,而信仰是可以理性看待的。故此他與同學一起查看了很多書籍,因而,信仰根基更鞏固起來。大學期間他參加了學校的醫學團契,而他的女朋友(現在的麥太)陳潔芝也是同班的基督徒。那時班上只有六個基督徒,他在大學的團契參與比較被動,主要仍是參與禮賢會的聚會,因他認為教會比團契重要。其後,太太畢業後留在香港大學做校醫至今。

  在信仰路上,陳喜謙牧師是其中一位對他影響甚深的牧者,他盛讚陳牧師記性好,總能記住弟兄姊妹的名字。另一位是堂會的李華成牧師,李牧師有個優點,放心又放手讓教友做事。

  麥基恩醫生表示,正如不少基督徒般,他很用功讀書,但考試也頗緊張的。他在畢業後選擇了精神科,儘管當年精神科並不吃香,全班畢業同學只有五個人讀精神科,其中三個還是被政府逼往「青山醫院」的。他在青山醫院當了十八個月醫生就結婚,離開了青山醫院。記得在青山醫院期間,甚麼事情都得自己來,由於自小家中有傭人,他不懂得買菜,曾在豬肉攤檔買牛肉鬧出笑話。幸好,他有個同事喜歡做菜,他就只負責買菜和洗碗的工作。當時的他曾天真地認為,從事精神科就懂得輔導別人,可以把它用在教會的事奉上。

從事精神科醫生

  工作多年後,麥醫生到英國深造,儘管有參加教會崇拜,在信仰亦有掙扎,特別當他讀到士師記時,感到很煩惱,不明白為何神會賜福如此敗壞的人。幸好當時好友鄺炳釗牧師亦在英國,他解釋說道德是在演變的,不可以今日的道德標準看昔日的民族標準。

  麥醫生表示,初時以為學了精神科可以輔導病人,有助自己更加瞭解他人,但發現在青山醫院大部分時間負責開藥工作,由於該院病人的病情較嚴重,用不與他們聊天,更談不上輔導。麥基恩醫生說工作上得到兩位前輩的影響,一位是護士長陳玉貞姑娘,是她帶領他加入了康復的工作;另一位是劉曼華醫生,劉醫生關愛病人,常在下班後開車把周邊看似精神病的乞丐接回醫院洗澡,醫治後再送他們出社會。劉醫生當時已有家室,但她甚至帶精神病人回家去訓練他們,後來更創立了新生精神復康會。這些人對麥醫生影響很深,使他後來也積極參與精神康復的工作。

  麥醫生不單在教會事奉,在醫學界的基督徒圈子也很活躍。當年,因緣際會,與劉醫生一起到新加坡參加一個康復會議,剛巧遇上另一個基督徒醫生會議,他也參與其中,給他留下很深印象,原來新加坡很多基督徒的教授都很積極參與事奉。回港後,麥醫生與醫科同學商量,隨後便成立了香港基督徒醫生團契,雷同德醫生當主席,麥醫生擔任祕書一職。其後他們在九龍灣安置區開了一個醫生團契晚間診所,招募不少基督徒醫護人員負責義診的工作,一直到安置區遷拆才被逼結束。

在教會進行復和工作

  麥基恩醫生分享,他從來不求神給予合適自己的工作,他只求能力去擔任神給與的挑戰。他雖從事精神科,但向來很害怕處理人事關係,然而卻常被安排在人事小組內,在教會嘗試處理使人復和的工作。他很早就在禮賢會香港堂當執事,後來成為長老。而他當初很想推辭當長老一職,因長老是終身制,他很害怕自己不稱職,有辱主名。後來麥醫生在禮賢區會擔任主席時,便成立了長老團契,讓各堂長老在團契中互相支持,彼此關心,一起學習事奉神。麥醫生表示,他的事奉崗位很多,但很信任他人做事,跟他合作的人大多會很忙,但大多也會很開心。

  麥醫生明白今天的教牧承受很大壓力,他們多有失眠及焦慮、情緒等的問題,而教牧及其配偶會較難找到支援。信徒有個誤解,認為牧師靈性好,不應該有情緒問題。他認為傳統神學院不會教導學生如何有效管理教會,因此神學生畢業出來事奉,甚至成為教牧後多感壓力,故此麥醫生希望幫助弟兄姐妹明白教牧也是人,也需要感情的支援。

  麥醫生有每天閱讀的習慣,他甚麼書籍都愛看,他自謙是「周身刀,沒把利」。他也有剪報的習慣,他會收集相關精神及宗教的文章,又將之與人分享,助己助人,同得益處。

家中有個賢內助

  麥醫生有三個兒子,兩個已經出來社會工作,有一個還在英國攻讀博士。他不認為有代溝的存在,只覺兩代相似的地方比不相似的地方多。他形容太太是个好妻子,又是個好母親,而他自己是個好丈夫,卻不是好父親,他嘗試過全職在家帶小孩,但不成功。例如給孩子講故事,孩子總沒心機聽下去,不像聽太太講故事時那般感興趣。由於缺乏滿足感,他放棄了當全職爸爸。但也沒有做回全職醫生,只是兼職,其他時間就做別的事情,例如參與教會事奉及社會服務。

  他提到自己很喜歡看電影,甚麼電影都看,就是少看港產片,因太太喜歡看西片,他們每個月都會相約一起看電影。他不喜歡單純去旅行,但經常要到他方開會而到處飛,因此太太總在他開會後,到當地與他一起順道旅行。他非常感謝太太一直對他的支持。

  麥醫生表示,在事業方面,他可算是一帆風順,但私家醫生是很難退休的,因病人很害怕醫生不再看他們,又很難找到人接手,現在只能半退休,少看新症。回望過去半生,他一直警惕自己要謹慎行為,不可偏離神,他自認有個弱點,就是常恐懼自己陷於驕傲。他堅信「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他經常自我提醒要堅持倚靠神,一切都是本乎恩,心存謙卑才可以走下去。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