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公子重耳在流亡的途中,經過衛國的五鹿,向村民要食物充飢饑,村民卻給他一撮土。重耳一怒之下欲鞭之,他的舅舅子犯攔住他,說:「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恩賜」,然後行大禮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對於流亡之人來說,沒有比土地這一徵兆更令人心存盼望的了。這一預兆,成為他們在危難中堅持不懈的信念。
主甚麼時候再來?有甚麼樣的預兆?是在風和日麗之時,還是風聲鶴唳之日?主耶穌沒有告訴門徒確切的日期,而是要門徒存敬畏的心,忠心事奉,警醒等候。如果說預兆,那是一幅看似危機重重的情景:有迷惑人的假先知,有內外交困的患難,有愛心逐漸冷卻的淒涼光景……
在一幅幅電閃雷鳴般的畫面之後,耶穌把門徒帶到一棵無花果樹下,指給他們看樹枝上那正在長出的一片嫩綠的樹葉。經過冬天和春天漫長的孕育,樹枝上終於有了一片葉子,像一隻希望的小手,慢慢展開她的手掌,伸向天空。
這是夏天近了的信號,也是盼望和豐盛的記號。信仰不是保險箱,而是一趟看似冒險的旅程,如同彼得在風急雲黑的夜晚,以為遠處的耶穌是鬼魔,被主命令在海面上行走,因為害怕而掉下去,然而主的拯救也隨之而來。那樣的經歷成為彼得一生際遇的縮影。看似危險的環境,因懷疑而懼怕,因懼怕而退縮。但是,危中有機,這才是危之美妙所在。就像詩人荷爾德林所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能遇到救星」。
在經歷危機的時候,讓我們想到,這就是我們「今日的飲食」;讓我們看見,那一片無花果樹的綠葉。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