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的「兩制」—
直資學校的自主空間


2420 期(2011 年 1 月 9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審計署揭露大部分直資學校財務管理未符教育局的指引,間接質疑教育局監管乏力,一時之間輿論為之譁然,社會驚覺連教會辦的名校也有「失當」之嫌。但矛盾的是多數直資學校的家長卻是站在學校的一方,認為只要學校繼續提供優質的教與學,它的管理是否吻合教育局的一套,並不是一個問題。

  直資學校的行政及財務管理,當然需要與時並進,起碼要符合公平、公開、透明和專業的守則。直資學校要有良好的管治,校董會有責任扮演監管的角色,而不是一個橡皮圖章。但翻看直資學校的歷史,不難發現它們的出現,原來就是要為香港教育提供多元的空間,貫徹「校本」的精神,令莘莘學子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香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推行免費教育以來,私立學校的數目愈來愈少,漸次絕大多數學校都變成由政府監管的官立或津貼學校,管理及運作模式千篇一律,甚至連校舍設計也大同小異。九七年七月香港回歸後,教育統籌委員會在當年九月的第七號報告書曾提出「校本管理」的觀念,強調應下放權力讓各辦學團體百花齊放辦好她們的學校,使不同學校有不同的特色。但話雖是這樣說,三年之後的「校本管理諮詢委員會」又提出要劃一學校的管理架構,而教育局又適逢其時提出愈來愈多的行政指引,結果是香港的學校難以擺脫當局的五指山。

  直資學校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目的就是令香港的學校制度和營運模式更趨多元化,令辦學團體更加靈活和自主地辦好學校。近年香港大部分的直資學校都很受家長和學生歡迎,每年招生都大排長龍,即使有學費比較昂貴的,也不愁沒有學生,由此證明直資學校基本上是成功的。

  教育當局對直資學校當然要有監管,但只應限於直資學校的學生人均資助,是否多於其他學校的學生。除此之外,當局應下放更多權力,讓直資學校自行運作,即使是投資債券或基金,只要保證盈利用於學生身上,校董會和家長會才是校方交代的對象。

  許多人曾批評香港教育當局管得太多、管得太死,提出的「鬆綁」和「創造空間」只是美麗的口號,實際上卻是凡事都管。直資學校該定位為學校自主空間的實驗,是香港學校制度的「兩制」之一,本質上及營運上與官校津校不同,這才可以騰出空間,結出璀燦的果實。

  香港的基督教會及天主教會有逾百年辦學經驗,成績超卓,深得市民大眾認同。期望教會辦的直資學校,更有美麗的見證,發光發熱,樹立好榜樣,令社會得以認知辦學多元化的好處。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