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2409 期(2010 年 10 月 24 日)
◎ 教會語文漫談 ◎ 姚志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曾在報章上看到一個標題寫著「兒歌醫生陳以誠......」,我被吸引了。陳以誠醫生在基督教圈子中享有盛名,猶記得二零零七年舉行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他在親子福音盛會中唱出他所創作的多首兒歌,深受兒童和家長喜愛,「兒歌醫生」之稱不脛而走。

  上述標題運用了修辭上的「借代」,它「不直接說出本體,而借用與本體相關的事物來代替」(《中國語言文字學大辭典》)。例如成語「一帆風順」,當中的「帆」是帆船上掛在桅杆的布篷,利用風力使船前進,帆與船相關,因此「帆」可以借代「船」。在香港,人們常稱曾蔭權先生為「煲呔曾」,這也是修辭上的借代,因「煲呔」是曾先生衣著的習慣,「煲呔」與他密切相關。上段所引的標題,正是使用與陳以誠醫生相關的「兒歌」一詞來借代他。有別於「煲呔曾」這個稱呼,人們不用「兒歌陳」來借代陳以誠醫生,因為姓陳而擅長創作兒歌的人也許有多位,「兒歌陳」未能有效地發揮借代的功能。用「兒歌醫生」來借代陳以誠醫生就行了,因為在香港執業的醫生中,擅長創作兒歌而又活躍於社會和基督教圈子中的,目前也許只有他一人。借代可引起人的聯想,又可使語言表達生動。

  在基督徒的交際場合中,偶爾聽到有人用借代法去稱呼朋友。多年前,我應李錦洪先生之邀,出席他所安排的一個聯誼活動。在那個場合中,環保專家何建宗博士一到場,錦洪即上前迎接,邊握手邊笑說:「環保何來了。」眾人聽了,莞爾而笑。執筆寫本文時,剛收到十月十日出版的《時代論壇》,內中有一篇人物專訪,題目是「黑道牧人莫樹堅」,當中「黑道牧人」顯然是用了借代法,因為莫樹堅牧師近年熱心向黑社會中的人士傳福音,帶領了數十個黑道中人到教會參加崇拜。

  我們須注意,使用借代法去稱呼別人,不宜用於莊重的教會聚會中。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雲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