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志剛牧師
第 2402 期(2010 年 9 月 5 日)
◎ 一個字一顆心 ◎ 鄭景鴻
訪問是個學問,也是個令人興奮的過程。要訪問李志剛牧師,對筆者來說,更是個興奮加興奮的過程。因為,李牧師正是筆者在文史研究所博士班的大師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幸認識他以來,對他的學問功夫與信仰修為,早已深深佩服,卻難得有機會,靜靜地坐下來,向他請教,為學做人,以及信仰生命的問題。今年是李牧師按立牧職四十週年的大喜年頭,能在這個如此特別的日子,有機會在他服務多年的華人基督教聯會與他做一個深入的專訪,能不使人興奮?
李牧師數十年來在教會內外的事工,很多已廣為人知。但話匣子打開,李牧師一一細說他的成長歷程、學問心得、生命見證、事奉經驗,以至他對晚輩們的循循教誨,真使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本』書」之感。
李牧師生於憂患的年代,是日本侵華,八年抗戰展開兩年後的一九三九年。他卻是個生而蒙福的人,出生於廣東寶安,一個家境不錯的人家,是七名子女中的長子。因著太公以至祖父都在香港及家鄉有生意活動,戰後翌年的一九四六年,李父即帶同家眷來港定居,逃避了國內的內戰,及以後大陸上數十年來,多番的政治折騰,以至小志剛能在香港安心學習成長,並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參加教會的生活,得恩主眷顧。
對此,李牧師終身都心存感恩。這種強烈的感恩之心,亦反映在他的行事為人。認識他的人都會同意,李牧師是個非常謙和、非常慷慨的人。有事要請教他,約他外出餐聚,他卻永遠很客氣地爭著付鈔,往往使晚輩們感到不好意思。對人對事,李牧師永遠是不亢不卑,是位充滿愛心的屬靈長者。
回想早年的成長路程,李牧師滿懷感恩地說:「真要感謝主。我祖母生於憂患的清朝末年,卻有機會成為基督徒,也影響了我的父親亦成為了基督徒。所以,這信仰一早已存在我的血液裡。對主的信靠,也好像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一家從鄉下遷居香港,也是住在鄉間的地方。雖然生活環境簡樸,我卻能上一所基督教小學-在粉嶺的崇真會從謙小學,接受基督教的教育。平時在粉嶺浸信會聚會,及後便到大埔禮賢會聚會。」
談到學習,李牧師突然雀躍起來。這也不奇怪,他牧會數十年,「工餘時間」總是全情投入在學問功夫。他是中國歷史博士、中國基督教朱希祖的專家,她是歷史專家,學術著作甚豐。「我真幸運,小學最疼愛我的朱倓老師,原來是國學大師羅香林教授的夫人。他倆是很敬虔的基督徒,也成了我追求日後學問的推動力。」
李牧師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學期間,便有機會到台灣的省立法商學院(即今日國立中興大學),唸行政學科,並於一九六零年拿了學士學位回港,隨後在學校當老師有一年多的日子。他說:「對我來說,事奉主成了我的終生職志。很感謝區天賜牧師,他當時很鼓勵我唸神學,受了聖靈感召及後辭掉了工作,進入香港信義宗神學院進修神學。由於我當時的興趣是在哲學方面,教務長胡聯輝牧師鼓勵我研究中國文化。」
李牧師在一九六六年順利完成了神學學士課程,同年七月開始在禮賢會香港堂任傳道,亦開始了他隨後數十年在禮賢會的牧養一工作。他在一九七零年八月二十九日獲按立為香港禮賢會牧師,真除禮賢會灣仔堂的主任牧師,直至二零零一年一月三十一日退休。李牧師退休後於二月一日,便被香港聖經公會禮聘為總幹事,直到二零零四年一月,第二度退休。
李牧師的事奉層面甚廣。他歷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要職,包括曾任多屆聯會主席、傳道部長、調查部長、執行董事、書記等。數十年間,他分別在多所神學院教授神學及在大專院校教授中國文史課程。他是香港第一位教授香港教會史的老師,時為一九八四年九月的信義宗神學院。
在繁忙的事奉之餘,李牧師對追求學問的熱忱亦是令人敬佩的。他早於一九六七年,開始跟隨史學大師羅香林教授學習,是為入室弟子。兩年後,珠海書院創辦了中國文史研究所,他又跟隨羅香林教授到研究所繼續學習,並於一九七四年取得碩士學位;再於一九八三年取得博士學位。
他的著述繁多,不少更成為神學生的重點參考資料。其中包括:《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二)(三)、《當代中國基督教會概述》、《基督教與近代人物》、《香港教會掌故》、《基督教在澳門》、《豐盛生命》、《百年風雲,滄海一粟》、《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等十七本著作。另有撰寫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九本之多。
今年是他獲按立四十週年的大喜日子。禮賢會灣仔堂眾兄姊,特別於八月二十九日,在禮賢會灣仔堂為他安排一個按立四十週年的感恩會,場面溫馨感人。
李牧師年輕時是個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當年剛剛牧會不久,卻與教會內一位熱心音樂事奉的年輕女教師,在主的賜福裡,互生愛慕,並於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締結良緣。婚後育有兩子一女,均已事業有成。今天,李牧師與師母雙雙放下了辛勞的擔子,一起享受退休的生活。
子女對爸爸的孝心與尊敬是無話可說的。古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三位子女特別於去年十月三十一日,為李牧師設計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七十大壽感恩晚宴。筆者有幸獲邀出席,旁邊的朋友,悄悄地說:「真熱鬧,差不多全香港有名望的牧者都來了呢!」可見他老人家的江湖地位與友情的廣闊。晚會上,李牧師與親朋好友們的先後分享,比豐富的食物更吸引。他更特別為此次聚會,出版了《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和《基督教與近中國文化》兩書,派送給出席親友和主內同工同道。
被問到可否以一個字總結他的信仰與生命道路,李牧師不假思索地說:「是個恩字。我可以四方面來綜合我的感恩之情。就是:上帝恩佑,恩賜人物,心被恩感,事奉有恩。」他解釋說:「上帝賜我生命,讓我能在一個基督教家庭成長,又能在禮賢會灣仔堂事奉三十三年之久這是上帝給我的恩佑。我一生之中遇上了無數良師益友、屬靈前輩、主內同道,在需要的時候給我很大的支持鼓勵,在我可能出錯時,給我提醒;在物質與生活所需上,數十年來,我總沒有缺乏。沒有上帝恩賜這豐富的人與物,我的日子可能不是這樣過呢。沒有上帝親自動工,呼召我當年辭去工作,專心唸神學,我走的人生路也會不一樣。事奉主是美好的事,我若非蒙恩,也未必有這許多事奉的機會。」
作為一位資深牧師與研究華人基督教歷史的學者,李志剛牧師對教會的事工方向,有很獨到的看法。他說:「我認為,今天教會事工應推動「和睦」與「連繫」。我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此為主要方向。」李牧師以自己曾積極參與的四個事工機構為例子,說明他的觀點。
李牧師在禮賢會區會曾任助理總幹事、傳道部長、婦女部長、出版部長、區牧等職。在任傳道部長十二年期間,曾發動海外差傳事工,前後有禮賢會台北堂、多倫多堂、倫敦堂、加州堂等成立。
他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事工,是本著「和睦」「連繫」的宗旨,帶動了聯會與中國基督教兩會及地方教會的連繫,從而引發了兩地之後的許多交流及合作事工。他亦本著此原則,帶動了聯會與國家宗教事務局的連繫與合作。李牧師亦自一九九二年開始,獲邀到大陸不同地方的神學院教授課程。他亦透過聯會,協助加強本地教會與機構間的連繫活動。近年發起真道書院的創辦,和同行基金的成立。
李牧師自一九九六年起,出任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帶動了該會與國家宗教事務局轄下的宗教研究中心及宗教出版社,合作舉辦學術會議與出版學術論文專書。在李牧師帶領下,該會亦於一九九九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的比較宗教研究所之下,成立了何世明博士文化講座,每月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作學術演講。出版專書至今已在五冊。
在二零零一至零四年,出任香港聖經公會禮總幹事期間,李牧師促成該會與中國基教兩會的正常連繫;並促成了中國基督教兩會對香港聖經公會出版聖經和合本修訂版事工的認同及支持。
訪問時間有限,李牧師對一眾教會肢體,特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信徒祭司職」的實行,信徒要各按其職,並且以「和睦」「連繫」積極承擔教會的使命與工作。
廣東省寶安縣人(70歲)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學士(1960年)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1966年)
珠海書院碩士(1974年)
珠海書院博士(1983年)
按立宣教師日期:1968年10月2日
按立牧師日期:1970年8月29日
曾任:
禮賢會香港堂傳道(1966-1967)
禮賢會灣仔堂傳道及宣教師(1968-1970)
香港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1970-2001)
禮賢會香港區會傳道部長、婦女部長、出版部長
禮賢會香港區會區牧(1999-2001)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2001-2004)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副主席、調查部長、傳道部長、書記、執行董事(1975-2001)
信義宗書院註冊主任(1977-1984)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講師、教授
東南亞神學院碩士、博士指導教授(1994-2005)
基督教教育研究院講師(1995-1998)
伯特利神學院兼任講師(1989-2004)
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組校外課程講師(1988-1995)
香港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指導教授(1985-)
中澳聖經學院講師(2002-2005)
現任:
香港禮賢會牧師(1970-)
中華基督教奮興會顧問(1995-)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1996-)
香港基督教教青協會顧問(1996-)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2001-2010)
香港基督徒中樂團團牧(1997-)
中華聖樂團董事兼團牧(1999-)
基督精兵聖樂團顧問(2004-)
建道神學院特約講師(2008-)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2010-)
著作:
《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二)(三);《當代中國基督教會概述》;《基督教與近代人物》;《教會掌故》;《基督教在澳門》;《豐盛的生命》;《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化》;《百年風雲,滄海一粟》;《香江牧聲》;《古道今詮》等著作十九本。撰寫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九本。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