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的心情很沈重,一閉上眼就想起菲律賓人質事件受害者的面孔,真是欲哭無淚,也很憤怒菲國警察和政府的無能和卸責。我上網看一些討論,竟看見有牧者還在提出有人質說謊話(騙槍手某小孩是她的親戚,讓他得釋放),和另一女人質「詐死」的問題。我覺得這些言論很涼薄,就好像幾年前南亞海嘯後有牧者說回教徒得懲罰一樣。我想問的是幾時教會才可以較為成熟和人性化的一點看苦難問題?
又是一個只為表意而不必回答的修辭性問題(Rhetorical question)。就像當年的反戰民謠:“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並不是期望一個確切的答案,而只是慨歎他們總是學不會。
你的引述,是典型「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太二十三24)的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的言論。我上網少,不知道現在還流行這樣的說法;你肯定不是有人惡意杜撰出來,誣蔑牧者的名聲嗎?在學術的問題上,一個小學生理所當然地不能擁有與學者專家同等的發言權;在互聯網的世界裡,任何人都可以在「言論自由」的旗幟下發表偏見與無知的言論,甚至散佈仇恨與紛爭。
但在另一方面,路加福音十三章記載,有人來告訴耶穌,彼拉多的軍兵在耶路撒冷屠殺前來獻祭的加利利人,要看他怎樣反應。那在當時猶太人的圈子,是件天大的事情。耶穌卻相當冷靜地告訴他們:「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1-5)換作是在今天,特別是在強調同情共感、悲天憫人的教會圈子,他大概會被批評為冷漠無情。在他看來,那當時令人震驚及極具爭議的種族及宗教血案,跟其他不幸的意外,在本質上其實並沒有兩樣。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無論是地震海嘯、戰爭屠殺、絕症瘟疫,抑或只是一些文明法制鞭長莫及的強暴謀殺、「種族清洗」,如果受害者超過某一個數目,或者暴行依然每天在發生,以致媒體已沒有興趣去繼續「覆蓋」,那都只能是叫人感到遺憾和可惜的一堆數字。
這次幕後似乎還有故事的脅持旅遊車事件,經過不同的媒體全時間守候,搶先報導經證實或未經證實的最新資料,每分鐘即時更新的現場情況,再牽引出互聯網上七嘴八舌的討論,令原本只是一件不幸的尋常悲劇,成了一台任人觀賞並肆意評論的活生生的戲。
但難道這次事件跟每日發生在伊拉克、巴勒斯坦街頭,或非洲、印尼、菲律賓某些山區部落的暴力虐殺有甚麼不同嗎?電視上奧比斯的廣告,指出在印度每分鐘都有一位小朋友因為得不到適當的醫療而失明。如果我們用同樣的關注去看待身邊及遠方發生的每一件悲劇,那恐怕更沈重得叫人難以承擔。
在這個百孔千瘡的苦難塵世,我們確實無力用心去盛載每一個故事,特別當傳媒日以繼夜地將一幕幕血淋淋的現實、一個個無助的眼神鋪陳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至少活好自己的生命。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