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青年賭波更易沈溺
 政府、家長不可推卸責任


2395 期(2010 年 7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新希望團契與明光社於七月八日,主辦「TEEN天賭波」不賭世界盃調查發布會,新希望團契執行主任莫玉蘭及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均在會上表示,發現青少年在世界盃期間賭博情況嚴重,而他們接觸賭博較成人更易變成問題或病態賭徒,情況令人擔憂,呼籲政府、社會人士及家長必須同心協助青少年遠離賭波危害。

  該調查目的為探討2010世界盃期間賭波情況,尤其是17歲以下青少年的賭波情況及影響。調查範圍包括全港各個地區,包括灣仔、將軍澳、荃灣、深水埔、旺角、葵興、牛頭角、官塘、太子、沙田、東涌、長洲等地,以問卷形式在學校及街頭訪問,成功收回問卷1730份,年齡為25歲或以下佔81.3%,男女比例為55:45。

  調查顯示,青少年賭博情況持續,在968位17歲以下的被訪者中,有60人(佔全體6.2%)曾在世界盃期間賭波,當中很少參與賭波的為22人(佔整體賭波人數36.7%),間中賭波有20人(佔整體賭波人數33.3%),經常賭波有18人(佔整體賭波30.0%)。以香港約有120萬17歲以下青少年推算,則有7萬多名青少年已有賭波習慣。

  蔡志森認為,世界盃的確吸引很多人嘗試賭波,可見馬會宣傳成功,平和基金的「睇波不賭波」策略在各方氣氛下被「溝淡」,特別是警方的「不賭外圍波」和馬會「直播世界盃」的宣傳策略下,巿民低估了賭波的嚴重性,青少年耳濡目染下,對賭博禍害的危機意識不足。事實上青少年賭博的後果嚴重,和吸毒一樣是「不可一不可再」的。

  明光社為此有如下建議:為免青少年耳濡目染受賭博的氣氛影響,強烈要求馬會將投注站的玻璃外牆遮閉,避免路過的青少年接觸大量賭博資訊,或將投注站內所有電視改為安裝在場內方能觀看的位置;馬會接受青年人投注時加強檢查身分證,減少未成年人士入場下注的機會;加強求助戒賭熱線的宣傳,必須將更多警告字眼放在場外投注站的當眼處;任何媒體如要發放賭博資訊,必須加上警告字眼以及戒賭諮詢熱線;對青少年賭博問題,政府必須統一口徑,堅決拒絕青少年參加賭博活動;監察網上資訊,任何與馬會相連的資訊,或該頁的廣告,必須加入警告字眼,減少青少年誤闖的機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