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成長嚮導與貧窮問題


2264 期(2008 年 1 月 13 日)
◎ 教會之聲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成長嚮導」(mentor),對教會而言,並不陌生,中文譯名有友師、師友、導師、生命師傅等不同名稱。筆者嘗試以英文MENTOR一字,引發六方面思考,與各位分享 :

M= 使命 (Mission)

  進入二零零八年,本港貧富懸殊仍然嚴重,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兒童或青少年仍有一定的數目,因著家庭的收入微薄,令不少貧困家庭成長的兒童缺乏發展空間,導致「跨代貧窮」的現象。貧窮兒童不單面對經濟困難,家庭問題也多,為此「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二零零七年推行「成長嚮導」計畫,招聚教會信徒委身至少一年時間,陪伴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成長,擔任亦師亦友的角色,協助建立正面的人生價值觀。「成長嚮導」計畫,代表著本港教會的社會承擔,發揮關愛精神,關心社會裡受忽略人士的需要。「成長嚮導」是教會使命之一,我們不是「派錢」或搞一些煙火式活動,乃是落實關心個別生命的成長。

E = 充權 (Empowerment)

  教會不是政府,而單憑教會的財力,不足以解決本港現存的貧窮問題。「成長嚮導」目標既不是濟貧或扶貧,而是長遠地協助少年脫貧;消滅貧窮是不可能的,但教會擁有的是「軟力量」,真誠而持久的愛心關係,基督徒「成長嚮導」可向受導者灌輸重要的價值觀、開啟對方有更大發展的可能性、加增自信心;幫助對方在困難時刻得著指引與支援。

N = 培育 (Nurture)

  「成長嚮導」此觀念為一位可供信賴的「兄長」,對另一位經驗尚淺的人,互相尊重卻又彼此親密的關係,二人同時在施予和接受的互動中一起成長。「成長嚮導」本身不是佈道方法,乃是基督徒「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事奉。

T = 訓練 (Training)

  生命的培育不是「即食式」,乃是教會樂意投放資源,做在一個最小的身上;「成長嚮導」計畫注重的不是「聚會」(programs),乃是一對一的埋身服侍。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二零零七年初開始徵募,結果有一百六十八位報讀一連六課的培訓課程;經評核及考試後,大會嚴謹地挑選了七十五位參加者正式成為「成長嚮導」,分別於旺角、觀塘、深水埔、東涌服侍有需要的家庭。「成長嚮導」計畫標誌著教會走進社區,學效基督道成肉身的榜樣,持久地以愛心關懷社區。

O = 定向 (Orientation)

  長遠而言,此計畫為貧窮家庭的青少年物色「成長嚮導」,並協助他們訂下「個人發展計畫」,可以擁有一個為他們的未來職業和長遠發展定下一些具體的短期和長期目標。「成長嚮導」計畫,也可配合政府稍後推出的「兒童發展基金」,透過各方供款目標,讓青少年制訂短期目標,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並有周詳計畫和妥善理財的良好習慣,學會主動並有計畫地實現人生理想。

R = 關係 (Relationship)

  教會強於一般非政府組織或社會服務團體,乃在於信徒之間建立的「群體」;而教會吸引世人之處不是包裝華美的節目,卻是我們能開放地讓陌生人進入的關係。接待外人或客旅是聖經的重要教導,「接待」的美德是每位信徒要實踐的(羅十二13;來十三 2;彼前四9);神學工作者 Christine Pohl在Making Room: Recovering Hospitality as a Christian Tradition指出「接待」在教會歷史與傳統中佔有重要位置,信徒恆常實踐,首五個世紀教會在「接待」的職事滿有美好的見證,「接待外人」間接成為教會發展的信仰實踐。當本港教會肯差派信徒作「成長嚮導」,就是發揮「接待」的職事,讓世人認識教會確是不分貧富、不計較背景差異的教會。

  讓全港教會一起發揮使命,充權貧困家庭的孩子,培育及訓練他們成長,能在社會中找到位置與定向,並透過「成長嚮導」計畫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

(作者現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