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8 期(2007 年 7 月 15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現今這個世代,每事都講效果、講速度,「時者金也」,市面上湧現出數不清的快餐店,比從自己家預備好的「便當」還便當,囫圇吞下,不消幾分鐘,如此這般又一餐。但又有一些頑固分子,像我這一輩,說甚麼「辛苦搵來自在食」,又以回家吃「家廚」舉炊的家常飯,才是正常和健康,但儘管怎樣,也只耗時半句鐘,吃飽了。
可是造一頓飯卻不容易,並不像快餐、食肆那些流水作業般手到拿來,近月來經過仔細留心觀察,可說是得來不易。主婦們剛收拾好早餐善後的瑣務,手挽「環保購物袋」如今連好些教會,有些甚麼記念日子,用來送給信眾每家都有的,早上八時半出門朝街市去,一路上惦估:「今天吃甚麼好?」
街市一轉,東看看西望望,左挑挑右選選,簡單點來個一湯兩罷,回家去也,時鐘已是十點半。馬上帶疲倦的軀體,摘菜、洗菜、切肉、洗魚,連同配菜、醬料調勻一切做好,望望時鐘十一點半。淘米煮飯(如今都用電飯煲了,是較輕省的一項),跟埋鍋燒菜,烈火熊熊,在三十多度的高溫熬煎,陣陣菜香傳到廳外引起饑腸咕咕家人的饞腸。開飯了,端出來擺上桌,大家圍桌共食,時間已是十二點半,前後共耗四粒鐘,才是一餐「家常便飯」。
大功告成了嗎?且慢!殘羹剩飯,收拾好了,還要洗碗洗碟,一切妥當,又第二餐,循環作息沒個完、沒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