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潮人生命堂


2220 期(2007 年 3 月 11 日)
◎ 聯會新會堂巡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三十三年歷史的慈雲山潮人生命堂,座落在慈雲山住宅區鳳凰村安利大廈三樓,與香港一般的教會一樣,建立在人口稠密的大廈之中。慈雲山潮人生命堂於去年申請成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會員堂,並於去年一月獲聯董會接納申請。該堂主任蘇鶴健牧師日前接受本報的專訪,並介紹該堂發展歷史及現時的情況。

  該堂的建立緣於一九七二年住在九龍城博愛村及附近的數十位會友,被政府徙置到慈雲山的公屋居住,由於當時交通不便,使會友們難以往返九龍城潮人生命堂參與聚會。結果九龍城潮人生命堂決定在慈雲山區建立支堂,並委派孫少海教師為駐堂負責人,並於一九七三年七月八日舉行啟用禮拜,其後該堂於一九九一年後自立至今。

  教會從一九九六年起轉換成小組的模式,教會分成不同的牧區小組來牧養信徒。恆常聚會有二百三十多人,當中長者五十多人、有職業青年一百四十多人、青少年四十多人及兒童有十多人。

  談到教會事工方向時,蘇鶴健牧師表示,教會每個牧區都有專責同工牧養及開拓事工,並透過多樣式的牧養為方向,強調弟兄姊妹集體社區服侍。教會在禮拜二晚上及崇拜後開設生命裝備課程,讓弟兄姊妹有機會接受屬靈上的裝備。教會亦推動弟兄姊妹參與一季一次慈黃區褧創藝坊舞台節目表演及台下佈道褱的聚會,讓信徒在地鐵站附近作街頭佈道及參與社區服侍等事工。

  教會亦很重視差傳事工,教會與潮人生命堂差會合作關心差會海外的宣教士,並鼓勵信徒參加短宣等活動。亦聯合同區的教會設立儷人天地,開拓該區婦女事工。教會也定期去探訪老人中心,並透過年長的會友接觸該區的長者。在開拓青少年事工上,以外展活動為主,透過多元化的福音聚會,話劇、佈道會、興趣小組、結他班,吸引該區青少年參與崇拜。小組由最初的十幾人增長至四十多人參加聚會。

  在教會六年服侍中最深刻的事,蘇鶴健表示,就是經常收到小組或弟兄姊妹所送贈的關懷咭,當中感受到弟兄姊妹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慈雲山潮人生命堂於去年正式成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成為聯會三百多間會員堂的其中一員。蘇牧師表示,教會很認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香港華人事工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此外,教會的考量是經常遇到年長的信徒需辦理喪葬事宜,往往辦理手續時,需透過母堂來代辦,深感過程中對母堂產生諸多不便,遂生加入聯會之行動。

  談到未來事工的展望時,蘇牧師表示,外向以推動信徒進入社區服侍,並開拓新的事工,實踐成為這個社區的好鄰舍。內向事工展望,加深信徒對信仰真理上的認識,並加強職場牧養、職場佈道及開拓慈黃區的兒童事工,藉此加強教會宣教的意識。他又期望各主內的教會為該堂未來的需要代禱,教會正面臨小組聚會的地方不足問題,期盼未來能在同一幢大廈內,找到合適的單位,進行擴堂來牧養數目不斷增長中的信徒。


呢間教會有段古!

  原址位於九龍城寨旁一個名為「博愛村」的村落,是前浸信會聯會林子豐博士向政府申請,劃地徙置一九五零年東頭村火災災民的民房區,村民大多數是潮州人;慈雲山潮人生命堂就是在這處萌芽。

  一九七一年,政府清拆博愛村,村民被調遷至位於慈雲山的政府屋村居住,當中有六、七戶是九龍城潮人生命堂的會友,人數約有四十多人。由於當時慈雲山區尚未有聚會所讓信徒參加聚會,交通亦不如今日般四通八達,每逢主日就有數間教會租用旅遊巴士,接載會友往返在九龍城區的教會。

  這段乘坐旅遊巴返教會的日子維持了很短時間:九龍城潮人生命堂決定在慈雲山區建立支堂,在一九七三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教會在慈雲山鳳德道覓得現址,並於七月八日舉行啟用禮拜;教會亦開始不斷發展成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聯會新會堂巡禮】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