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華書院出版聖經


2191 期(2006 年 8 月 20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馬六甲英華書院的創設,不但負有教育和傳教的使命,並且負責翻譯聖經和出版聖經的使命。此因為倫敦傳道會之派遣馬禮遜牧師到中國,主要受託於英國聖經公會從事翻譯聖經和出版聖經的工作。所以當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英政府簽訂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後,翌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九月四日,由倫敦傳道會作主導在香港召開一次譯經會議,這可說是馬禮遜牧師來華以後,歐美不同差會教士舉行首次的聯合會議,籌備共同翻譯聖經的工作,致有其後《委辦本》(Delegates Version)的出版。可見中國教會的建立,是以譯經為先,換言之先有聖經,然後有教會。

  在這次譯經會議之後,馬六甲英華書院印刷聖經的基地,隨後於十一月由院長理雅各牧師主領遷校香港的工作,自此該校亦消失於馬六甲。英華書院遷港,起先建校在荷里活道與士丹頓街;伊利近街與鴨巴甸中間之處(見上圖)。按英華書院遷港之時,滿清經已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港口對外通商。

中英又於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簽訂《虎門條約》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其時英華書院何以不遷入中國五口岸去建校?事實上中英一八四三年前所簽訂的條約,是沒有「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並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的條款,所以英華書院遷入五口建校是不可能,亦不切實際的。英華書院遷港之前一年。香港砵甸乍港督經已批地「飛鵝山書院」(Morrison's School)在摩理臣山(Morrison Hill)建校,是政府資助的學校。所以英華書院是不獲政府的資助,故改作神學院,為教會訓練傳道人才。然而英華書院自馬六甲搬來的銅模鑄字機,和活版印刷機器,均設在校內。所以英華書院仍然為英國聖經公會承擔印刷聖經和售賣聖經的責任。特別《委辦本》於一八五四年在上海出版後,大字本於一八六二年先後由香港英華書院出版(見下圖),承印中文聖經的工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