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誰能明白父母心


2191 期(2006 年 8 月 20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主任牧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可能我自己也是為人父母,所以也想為自己辯護。

  世界上有不良的父母,但也不乏盡心盡力的父母。傳媒的報道青少年的問題,我們不能否認當中父母的管教出了問題。傳媒也間中報道一些有成就的青少年,他們如何得父母的好管教。但社會中有更多默默無聲的父母,他們只管盡上他們的責任,不問回報。

  或許他們不盡懂得教養兒女,他們也可能習染了不少社會上的價值觀,例如要好的成績才可以出人頭地,於是對兒女造成壓力。近日某名校兩位會考生搶劫的行為,是因父母的期望?是學校和同儕的壓力?又或是社會價值觀下的犧牲品?今天的青少年人不能面對壓力,是否由於父母為子女提供物質享受所引起?

  近日有調查指香港人工作時間長,假期少。這對家庭及個人健康也造成不良影響。家庭悲劇多來自中下階層。他們除了因工作沒有時間教養兒女外,工作辛勞也會脾氣變得壞了,粗言穢語也會隨口而出。社會又鼓吹賭風,政府帶頭將賭博合法化,造成更多家庭悲劇。養不教,誰之過?除了父母外,其實社會大眾也有其責任。

  聖經曾指上帝追討人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其意義是叫人謹慎自己的言行,避免影響後代。但聖經也同時指出人要為自己的罪負責。家庭與社會對下一代影響很深,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有青少年人能在複雜的環境下成長,脫離上一代的惡習。當然學校、社會、甚至是教會,為他們提供了支援也很重要。信仰的力量更是不能忽視的。

  社會中有太多指摘父母甚或社會的不是的聲音,但這只會造成青少年人將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今天所需要的,是教導青少年人多欣賞他人,感謝他人為自己所付出的。聖經教導我們:「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四8)「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