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在未得梵蒂岡同意下祝聖了兩位主教,掀起了連場罵戰,爭取道德高地,為中梵建交爭取談判籌碼,激烈情度至「逐出教會、攪破壞、干預宗教自由」及「干涉中國內部事務、日後不預先通告任命」。可幸稍後在祝聖助理主教一事上,因為得到梵蒂岡同意,言論開始降溫。
從電視廣播及傳媒報道中,看到了三重張力,也看到出路。
首先是國家宗教局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張力。在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受國家宗教局管理的前題下,某些報道突出了「神職人員在壓力下被逼參與祝聖儀式,因而損害了宗教自由。」但同時亦有報道「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因擔心中梵建交而大權旁落因而蓄意破壞建交談判。」結果外交部及國家宗教局分別反駁,顯出是次祝聖國家宗教局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實是站在同一陣線。
其次是外交部(當然包括了國家宗教局)與梵蒂岡的張力。梵蒂岡為保持使徒統緒的傳統,意即主教任命須得梵蒂岡同意,不惜將此兩位未經梵蒂岡同意任命的主教逐出教會,因而遭到外交部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的反駁。然而外交部的反駁屬於較為溫和,也為中梵建交談判留下空間。
最後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與梵蒂岡的張力。一邊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另一邊是自稱受命梵蒂岡傳言的陳日君樞機主教。其實自陳日君主教祝聖樞機前,兩人便已針鋒相對。未來天主教愛國會若真的在任命主教時不知會教廷,那便會是宗教改革以來另一次的大革命。但相信發生的可能性甚低。
過去已經有雙方共同任命的成功例子,而劉柏年開出的條件,也不過是任命主教的準則,相信在中梵建交前題、國家宗教局不受外國干涉中國內部事務底線、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以民主方式委任主教、及梵蒂岡以保持使徒統緒及公開任命主教準則等等的努力下,問題可以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