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6 期(2005 年 1 月 2 日) ◎ 交流點 ◎ 李偉亮(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這裡不談司法的結果,我反而注意到整件事中的一些誤解與片面的看法,可能令到「真相」不能完全呈現在公眾眼前。
首先,兩名公屋居民提出司法覆核,背後有多位議員支持,以及基層組織協助,不少報道指這些議員是「幕後黑手」,連代表房委會的律師在法庭上,也指部分議員「幕後操控」。我想兩名居民一介布衣,沒有法律知識,倘沒有社會政治以至法律經驗豐富的人士協助,實在很難作出如此複雜的法律行動,不過,幕後黑手及幕後操控,則是很嚴重的指控,除非傳媒掌握實據,並且為黑手或操控下定義,否則有欠公平,而且當中涉及很大的價值判斷,似對行動有很大的貶意,目前各方披露的內容,可以說部分議員牽涉很深,以至參予部分決策過程,則較合乎現實。
至於政府或房委會方面,挾五十萬申請領匯市民民情,力求希望將領匯如期上市,連特首及各商界巨頭都紛紛指摘司法覆核的人士,一時間群情洶湧。不過,我們需要認清的是事實,而並非單單「延遲上市便有損失」一類以金錢去衡量的價值。
需要探討的是領匯整個政策,由推出,以至過程,而及反對者所持理據為何?一切當以事實、講道理的態度去處理,特別是涉及公共政策時,未必任何一方完全正確,倘單憑互相指摘的資料去判斷,便可能失卻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