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中國人
  “Hindi Chini Bahi Bahi”(印度砂糖∕兄弟兄弟)


2154 期(2005 年 12 月 4 日)
◎ 文林 ◎ 嚴鳳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年前,當中國高級官員探訪印度時,再次流行滑音口頭語。印度語「錢妮」(Chini)是具有雙重意義的字,可解作日常用的砂糖,也可解作中國人。原來砂糖最早是由中國商人運入。

  對我來說,糖與中國人常混在一起。第一次聽Chini這話,我只明白是指中國人的「我」;第二次聽這話,是探訪印度人作客的時候,那一次,初到貴境的小子去探望印人,好客的男主人便叫他的女兒在客廳一角弄奶茶,過了不久,聽見這女孩轉身大聲地問她的父親:「要不要將『中國人』倒入熱茶共煮」,嚇得我打過小小冷陣。那父親微笑地望我,我堅決地回答:「NO,NO!」(不要啦,不要啦)。飲了一杯沒有砂糖的奶茶,這中國人才恍然大悟。

  中國與印度的外交關係,在歷史上有記載是發生在六世紀的阿孟(Ashoka)王朝,正值是印度佛教興盛時期。唐僧玄裝堅決往印度取經,從絲綢之路,往土耳其。走過波斯,穿過喀札米爾,南下印度,來回全程需用十六年去完成。玄裝從此把佛教在中國內發揚光大,而印度的茶葉也帶進中國。相傳,陸羽在那時寫成茶經。印度的茶和中國的糖成為世紀冤家,今日,中國出口的茶葉比印度多,印度卻在砂糖出口上勝了一點點,印度也把這砂糖中國兄弟作為商業競爭對手。

  從政治上,印度獨立後不久,便與中國出現版圖邊界的問題。這邊廂,巴基斯坦與中國結盟;那邊廂,印度大量收容並支持從中國走出的西藏異見分子。因此,中印的愛恨情仇,延續不停。去年,溫家寶的印度訪問,成為破冰的開始。全球兩個最大國家攜手祈創新天地。

  印度人對我這個「砂糖中國人」十分友善,並沒有要求我代國贖罪,絕無揭瘡弄疤之戲弄。其實,流落他鄉,離鄉別井來印度的中國人並不多見,加上印人甚愛中國炒麵和中國製造的廉價物品,在友誼角度上愛屋及烏,為我移開歷史的城牆。我也將中國文化與印人交流,由中醫作話題帶到神的話語才是良藥;介紹萬里長城用來保山河,轉到耶穌才是我們的堡壘城牆,千千萬代的世人保障。每次拿起奶茶,便忘不了對印度的承擔:「這是我的一杯印度奶茶」(This is my cup of India tea)。

(作者為南亞地區宣教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