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特寫:窩打老道上的方舟


2145 期(2005 年 10 月 2 日)
◎ 文林 ◎ 余滿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這禮堂是覆起的挪亞方舟。」那支撐殿的天花板是「船底的骨架」、聖壇背後彩色玻璃的外面頭頂是「船舵」、殿頂上是「船的龍骨」。噢!我終於明白不對稱建築內的祕密了。小艇不用的時候,也是移到岸上覆的方舟,也許是因為它不用再航行吧.........

  每次沿窩打老道往油麻地方向走過,路途中總會經過一座建築風格獨特的教堂;很多教堂建築的結構都是左右對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真理堂」(下稱真理堂)的建築卻是不對稱的,看過去頗為特別。從旺角的方向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十一呎高的鐘樓和頂上的十字架,鐘樓半腰處延伸出教堂主體的建築,右高左低;正面是三道拱門,鐘樓下的拱門最小,漸次升高,讓人想到大海的的波濤在迎向海岸。

  我首次走進真理堂訪問鮑世明牧師,他領我到二樓參觀大禮堂,指禮堂中央仰首望說:「這禮堂是覆起的挪亞方舟。」那支撐殿的天花板是「船底的骨架」、聖壇背後彩色玻璃的外面頭頂是「船舵」、殿頂上是「船的龍骨」。噢!我終於明白不對稱建築內的祕密了。小艇不用的時候,也是移到岸上覆的方舟,也許是因為它不用再航行吧。因為大洪水退了之後,上帝曾應許挪亞說:「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我把彩虹放在雲中,作為立約的永久記號。」

  聖壇兩側的牆使用藍底金點的馬賽克階磚設計,跟教堂外牆一樣。那是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我指自己的名起誓,我要賜福給你,要給你許許多多的子孫,像天空的星星;海灘的沙粒那麼多。」藍,是天空;金,是星星、是沙粒。今天,每一個基督徒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聖壇中央一座金色的十字架懸掛,背後是一面巨大的彩色玻璃窗。玻璃下闊上窄成梯形,這面彩色玻璃象徵雅各在夢中看見的天梯,有上帝的使者上下往來。今天,因有基督作我們的中保,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上帝的面前,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了。

  聖壇舖上了紅地毯,一道約半米高的欄杆將聖壇圍起來,因為那是聖殿中的至聖所。

  參觀完這個禮堂,我彷彿重溫了聖經一遍,從舊約的創世記一直走到新約,看到上帝用祂大能的手,保守祂的子民,從亙古至今日到永遠。

  真理堂在一九六二年落成,是出於英國建築師肯寧的設計。一九八一年,肯寧訪港時曾向記者表示:「我一生最滿意的作品,就是這座美麗的教堂,是我的心血結晶。」

  「.......真理釋放我,使我得自由;願主的榮美,藉我表彰。」歌聲中,詩班、主禮人、講員步入禮堂。真理堂的主日崇拜多數用國語唱出詩歌,牧師用粵語講道,有國語、英語用耳筒即時傳譯。原來最早的時候,教會的名字是「信義會國語禮拜堂」,主日崇拜全是用國語進行。

  在一九四九年,四個從中國大陸南遷來港的美國信義宗差會,其負責人聚在一起商量,決定在尖沙嘴建立一間教會,牧養區內大陸難民基督徒。結果,信義會國語禮拜堂(真理堂的前稱)就在加連威老道三十二號,世界信義宗社會服務部的餐廳舉行了第一次主日崇拜,那日正好是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的主日,共有八人出席。今天,真理堂每主日崇拜出席人數約五百多人。

  教友振威自大學畢業後已工作數年,看起來卻仍像個學生。起初見面時有點拘謹,以為我會測試他主日學的功課似的,他很快就放開了,笑嘻嘻地談起來。他升中時選了信義中學,就是真理堂後面的那一所中學。他在中一那年學校的佈道會中,決志信主。

  「我從小就唸天主教學校,一直都相信這個世界有神。既然神是存在的,那麼,決定跟隨這位神也是很自然的了。」可是,他的父母反對兒子信耶穌,覺得他會天天泡在教會,少了與家人相聚的時間,等同失去了兒子。振威就惟有順從父母的意思,直至中四才可以參加學校的團契,但仍不准參加教會的聚會。直到升讀大學後,父母才同意他參加教會的團契。

  「雖然那次是我首次到教會的團契聚會,但是感覺卻是很熟悉,來了很多年似的。可能是因為這些年來,有不少我相熟的信義中學同學都在這吧!或許他們也有同感,以致竟然沒有為我唱歡迎歌;其實,我心好希望他們唱,到底我都算是第一次來呀!」振威說。

  他翻開帶來的聖經,讀了一遍希伯來書十二章一節後說:「這麼多年來我都沒有上教會,但是,神差派許多見證人像雲彩一樣圍繞我,使我不至於失落。以前我決志信主只是一片赤子之心,對許多聖經真理都不懂。參加教會聚會後,我開始上主日學,才漸漸明白聖經,明白教會的歷史........」

  真理堂極為重視基督教教育,我手上拿的就是主日學課程簡介。教會設有幼稚級至中七各級的「常備課程」;此外,又將成人級「門徒裝備」課程分為四個糸列:(一)「認識基督」—是一個領人歸主及加入教會的課程;(二)「在基督長進」—是一個幫助人靈命成長的課程;(三)「服事基督」—是一個裝備人去服事主的課程;(四)「傳揚基督」—是一個培育人實踐福音使命的課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細胞小組興起。真理堂仍然保持團契的組織架構,在團契內外再組織小組。有人只參加團契聚會,有人則只參加小組,總而言之,團契小組牧養並存,會友各適其式,自由參加。

  而真理堂怎樣看自己存在的意義呢?他們相信真理堂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意義:

  1. 作為上帝在地上的教會,應向祂獻上至誠的敬拜,使參與本堂的人,在敬拜中與上帝相遇。
  2. 作為上帝國度中的一個牧圈,應努力尋找迷失的羊,又悉心守望羊圈中的羊。
  3. 作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成員,應支持信義會的發展,繼承傳統又不斷更新,對時代的需要作出貢獻。
  4. 作為地方的一所教會,應服事社區的需要。
  5. 作為普世教會的一分子,應與其他肢體聯合,共聚力量對遠近未得之民盡福音使者的責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