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份情味


2122 期(2005 年 4 月 24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曾有人拋出『中藥港』的口號,然而,香港很多中藥廠的生產技術幾十年來沒有大變,沿用的煎煮方式非常耗用能源、時間和地方。最近,有香港公司大膽提出採用微波提取技術,倘若成功,可能會給業界帶來頗大大的衝擊。」《明報》12.4.2005

  大長今說,診病要用心,處方要用心,煎藥要用心,吃藥的也要用心,這才可以藥到病除。偏是在這個一切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慢慢煎煮中藥已覺不合時宜,有所謂中藥廠正研究採用微波提取技術來提煉中藥,據云以此方式來提取二百公斤的中草藥只需一小時,較傳統煎煮法耗用的四十小時快了許多倍。

  中藥乃草本,藥材取自大自然。相對於現代西醫作為實證科學,中醫(嚴格來說是漢醫)帶有濃厚的哲學味道,例如注重陰陽五行和節令。中藥多有清雅的名字,像金蟬、白芍、天麻、首烏、雲苓、川芎、杞子,聽起來比西藥那又長又贅的化學名詞優雅得多。中醫診病最起碼要望、聞、問、切,把脈只是其中一環,但已比西醫那冰冰的聽筒來得暖和親切。病人把左右手腕輪流放在軟綿綿的絨墊上,待醫師細心的把脈,五臟六腑有任何異動都在這小小的觸碰中聽得出來,可謂神乎其技。看中醫雖然缺乏私隱(萬一醫師口沒遮攔說你陰虛腎虧,令四周的師奶竊竊私語,可謂看中醫最大的忌諱),但中醫師和你卻有比較親切的關係,也算是一種補償。

  醫師的處方一般仍保留用毛筆(其次是鋼筆,再其次才是原子筆),龍飛鳳舞的在箋紙上寫上歸身三錢附子三錢,有點水墨畫的味道。抓藥的掌櫃按處方執藥,在那幾十個沒有標記的小抽屜內抓呀抓的,再用小秤子秤秤,驟眼看彷彿比不上藥劑師那份專業和嚴謹,但因為他是親手去抓去執,又多了一分信心和親切。

  回家之後,中藥要細細地煎,這個煎字是悠悠久遠的細水長流。大長今說煎藥的祕訣是誠心,為孩子煎藥的母親最能體會這份心情。大半個小時後再去看一次火,有時煎一碗藥要看兩三次,待它煎成八分九分才可以倒出來。煎中藥和服中藥,都是一份藝術,不是慣服必理痛和消炎藥的新一代所能領悟。

  用微波煉中藥,技術上當然可行,將來也可能大行其道。但就正如在網上靈修,用甚麼語言分析方法解經,用管理學的理論領導教會,不錯可「提煉」出一些「精華」,看到一些效果,但始終缺少了一點甚麼,那「甚麼」大概就是一份情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