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遊學團自行離團在內地流浪23天的中四生許景霖鳥倦知還,為自己出走在電台開腔向父母懺悔,向『所有擔心我的人』道歉.......特別對不起年邁的祖母,『因為令人擔心自己生命危險,大家也有人性,知道生命可貴,自己對她不起,』」 《明報》19.1.2005
一個人的生命如何成長?社會又可以提供一些甚麼條件和機會去幫助他「成長」?近年坊間流行許多不同名堂的成長課,譬如「生命歷奇」、「師友計畫」、「生命工程」、「外展課程」諸如此類,可謂洋洋大觀,令人目不瑕給。
對下一代有愛心,為他們預備美好的明天,誠然是社會和每一個成年人的責任。惟近月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關懷貧困家庭青少年及兒童行動,其動機和用心固然好,但立論和方法卻有所誤差。先是立論,社福界和教育界的基本出發點是「社會工程論」,認為透過社會資源的再分配、社會力量的介入,才足以扭轉貧困兒童的命運。在此立論之上,提出的方法自然是設法滿足其成長的需要。早前社聯計算出一名十三至十四歲的少女每月基本開支是二千一百六十四元(四人家庭內),如果是獨居少女,則應為二千八百二十九元,由此呼籲政府要滿足有關需要才可有助脫貧,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細看有關開支是如何計算出來,譬如外衣95.28元,內衣37.58元,每週三份報紙另加上網及電話327.92,可見其計算是何等粗疏和不吃人間煙火。難道外衣和內衣要每個月添新的?報紙不可以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借閱?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發展創意工業,青少年是最有創意的,尤其在比較匱乏和艱難的日子,他們只要有心,一定會想到生活和學習的辦法。可惜現時社福界的建議正是過猶不及地扼殺了下一代的創意和自發性。當社會要亟亟「補償」青少年的缺乏時,青少年正正就缺乏了力爭上游的動機和動力。他們要扭轉命運就難上加難。
在內地流浪了二十三天的中四生許景霖就有一個活生生的成長見證。他為逃避母親的嚕嗦,趁遊學深圳期間離團出走,袋中只有一千三百元直闖廣州。在流浪期間,他試過在酒樓打工,也試過因無錢而每日只吃一餐,他說在捱餓期間才知道原來飢餓與媽媽的嚕嗦同樣痛苦。這二十三天的經歷令他成長和改變了。對家人、對生命,他有深一層的體會。
生活才是生命真正的教室。今天許多有心人想為青少年找好的「教室」,以助其成長。其實最好的教室就是他們回到生活的現場,在那好好磨練和學習成長,社會有責任幫助那「沒有」(haven'ts)的,但對那「少有」(less)的,激勵(motivate)才最重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