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


2111 期(2005 年 2 月 6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來港七年、視香港為家的英籍私人補習教師,與外籍好友自發組成政治組織,為小市民請命。他日前從報章得悉有綜援漢備受牙患折騰,因無銀求醫而燒炭尋死後,既出錢又出力,帶綜援漢到牙科診所治理。其間年輕牙醫得悉事件始末後,更義不容辭為綜援漢義診。不諳英語的綜援漢雖無法以說話向善心英籍教師道出感激之情,但他已深體會人間有情,並誓言以後會好好珍惜生命。」《明報》8.1.2005

  立法會議員慷慨陳詞,呼籲政府要積極扶貧,又力批削綜援是麻木不仁,對小民的水深火熱置之不理。議員的說話十分動聽,窮追猛打之下,只見社署官員呆若木雞,狀甚可憐。

  就在議事堂內口沫橫飛之際,一名寂寂無聞的居港外國人,閱報得悉綜援漢因無錢看牙醫而燒炭尋死,心中升起憐憫的慈心,他沒有向衛生福利局請願,也沒有投函南華早報質詢,只是透過記者找到那位綜援漢,答允出錢替他找牙醫診治,而後來那位牙醫得知事情始末後,竟免費為綜援漢義診,綜援漢大受感動,誓言以後會好好做人,珍惜生命的寶貴。

  孟子說惻隱之心,在於目睹孺子將之入井,忍不住要立刻伸手相援。真正的憐憫,不單動「心」,更是動「手」,就像福音書記載主耶穌看見寡婦喪子,動了慈心,然後「進前按著槓」,叫死人復活。但現時社會沸沸揚揚的「扶貧」大行動,只是慷他人之慨的「請願」、「呼籲」和「動議辯論」,而且大多數發生在記者鎂光膽前,記者走了就水靜鵝飛。

  口惠而實不至,可謂假仁假義的虛偽。「扶貧」其中有一項建議是支援貧窮學生,讓他們有「平等」機會接觸和認識社會。但最近有志願團體舉辦的中學生監察立法會議員活動,大部分中學生嘗試聯絡尊貴的議員都被拒絕,甚至有被冷言冷語去奚落。而在有記者採訪的公開場合,議員們才惟恐不及的出現。

  相比於那位出錢出力的外籍人士,我們的尊貴議員實在太不像樣了。心動不如行動,但我們就只有「口動」,連心動也做不到。許多年前香港大學校長黃麗松博士寫「醜陋的香港人」,事隔二十多年仍不覺過時。而在一片混濁的社會泥沼中,那位外籍人士的愛心善行,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叫人份外珍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