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與感恩節


2038 期(2003 年 9 月 14 日)
◎ 教會之聲 ◎ 胡明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舊約聖經所記載的七大節期:逾越節、無酵節、初熟節、五旬節、贖罪節、吹角節和住棚節,雖然都很有意義;但除了猶太人以外、即使新約信徒也不守這些節期。因為新約信徒都相信耶穌的降生、受難、受死、埋葬、復活、升天和再來已能表達這些節期的意義。當然還有舊約節期都含有十分濃厚的猶太文化色彩;實在沒有必要將某一民族的文化強加在另一民族身上。

  西方宣教士將福音傳進中國的時候,難免也將他們的文化一併帶來,致使基督教信仰摻雜了西方文化,同時也使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格格不入,難怪在華人社會拓展福音時碰到許多文化上的關卡。單就節期而言,除了與基督教信仰有直接關係的受難節、復活節、聖靈降臨節與聖誕節外;其他的節期,如感恩節、萬聖節、甚至父親節和母親節都有強烈西方文化的內容,甚至有人認為簡直是文化侵略。當然不是說西方的節期全無意義,乃是說可否透過中國已有的傳統節期替代呢?

  外國有感恩節而中國反而沒有,尤其中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一向崇尚孔孟之道,不免叫人覺得有些奇怪。雖然西方的節期與中國的節期沒有任何一個是完全相同的,可說涇渭分明;但中國一定有一些與外國的感恩節較為相近的節期,若能加以豐富其意義,其實可與西方的感恩節媲美。深信透過節期的本色化,福音更能植根於中國的土壤裡。感恩節源自一批清教徒於一六二零年,遠渡重洋來到美洲,適值寒冬同時又缺糧,幸得當地印第安人的協助,才能度過最艱苦的時刻。翌年大豐收,遂向上帝感恩。感恩節現在已成為美國人向神感恩和家庭團聚日。

  中秋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民間的重要節日之一。中秋在立秋之後、農忙已過,農夫可稍為休息,故廣府人有「閒過立秋」的說法。而八月十五正值不寒不暑、天朗氣清,實在是慶祝秋收最適合的日子。古代並沒有吃月餅的習俗,但有酒餚。到了明朝才正式有吃月餅的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這個時節可與親友團聚,分享豐收的喜悅。後來漸漸演變為互相餽贈、聚會、慶祝豐收的節日。後來也將殺韃子的革命運動和嫦娥奔月與八月十五結合一起。既然中秋節有秋收慶祝和團聚之意,尤如西方的感恩節;教會應在中秋節的前一晚舉行慶祝聚會數算神恩,又讓信徒可於中秋節正日能與其家人團聚,共度佳節。

  感恩會除有詩歌、禱告和選讀與感恩相關的經文外,也當加上短講,並可提及中秋的傳說以汲取其中的教訓。更不可忘記講述各國感恩節的來源,都無非是向神表示謝意,也是一家團聚的日子。同時,亦要強調國際沒有劃一的慶祝日,例如:加拿大是在每年十月的第二個禮拜一舉行,而美國則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四。中國人不應照抄西方,事實上各國均可按自已的需要來訂定。我們中國信徒可將中秋節視為中國的感恩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