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第一次見這位弟兄時,他是面露笑容,衣服端正,頭髮也用水梳得貼貼服服的,那時是一九八四年,當時他已服刑近十年,轉眼間我們認識了也已十八年了。
當與他慢慢熟稔下來,開始有機會認識他。記得開始時,與他傾談是很困難的,他對每一樣事情都會有很個人的睇法,並不容易聽得入別人的說話,只是一直的在表達自己。漸漸地我對他及監獄這個環境多了一些認識,因為他所犯的案件類別是很多人所憎惡的,再加上他很努力的按自己以為對的方向改變,渴求盡快得著一個刑期,就是由終身監獄改為有期徒刑。正因為他是這樣的渴望,所以他不自覺地處處的在表現自己,而且他在不斷的活在他自以為對的「標準答案」中。
自開始時,我存著「接納」的心來接觸這班囚友,隨後我則學習去「認識」他們,基於這份認識,將會與他們建立起生命的關係。自此之後,我開始了解「黑羊」的心態,知道他心中的期望,也因此而對獄中的生活、心態、困難、期望有更深的認識。「黑羊」是一個很有足球細胞的健兒,而且他於音樂上也很有天份,故此;在聖經班中、又或是其他活動裡,他都會有機會負責結他或電琴的彈奏,慢慢地他覺得自己的存在蠻有意義的,他也曉得不用時刻都在表現自己,不用時刻都活在標準答案裡面。他有更多的機會活出真實的生命,他的裡外更見一致,令人容易親近及接納呢!
「認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過程需要彼此的參與,我所學習的就是放低自己很多的前設,固有的想法,理性的批判,這一切都是在「認識」過程中的阻礙。「認識」個人的背景對了解個人的現在是很重要的,而「認識」個人所處的環境是同樣的重要,因為這正是他心之所在,只要對症下藥,自然就會藥到病除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