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走下專業工作者的臺階


1977 期(2002 年 7 月 14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當代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斷言誠信是領袖必不可少的個人特質,而專業工作者的誠信尤其重要。醫生缺少誠信,開刀執藥對病人是禍多於福;記者失掉誠信,關係只為了製造新聞。歷史學者福山 (Fukuyama)在《誠信》一書,認為經濟發展與倫理價值是分不開的;誠信乃是重要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沒有誠信,社群中各成員難以與他人共事,也不會為了共同目標而一致努力。本港專業人士往往只重經濟收入而少提社會承擔,忽略了凝固社群內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結果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互不信任,甚至是互相對立。本港社會正普遍瀰漫此股互不信任的氣氛,而教會圈子也不例外!

  面對誠信的失落,專業工作者除了要建立互信的文化與價值,更要培養冒險的精神,有走下臺階的勇氣,並有面對一傷害的心理準備。真實的信仰經歷叫人對人性有整全的理解,認識我們同時扮演著傷害者與受害者兩重身分,有時我會基於自保,傷害別人;有時別人因著利害,我會受到傷害。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舉辦二○○二香港教會領導研討會,講員史域博士於公開聚會向本港信徒發出的挑戰是「下來」(Come Down),而專業工作者(無論是教牧或記者)要下來也是不易 ! 唯有我們敢放下專業框框 (out of the box),不單從自認正確的角度看待事物,保持求知者的學習心態,我們的生命與知識隨之而豐富。

  在《耶穌哭泣》(Jesus Wept)一書,兩位作者提醒專業工作者選擇放下權力,甚至「自我」在內,這種敢於面對傷害的心志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至高上帝的兒子為了我們從高處「下來」(Come Down),使我們如拉撒路般從死亡捆綁中「出來」(Come Out)。當更多專業工作者敢於下來,我們發揮的影響力必叫更多受罪轄制的生命「出黑暗入光明」!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