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聖經記載,門徒在耶穌最後一週行程之中,起了爭執,他們爭論誰為大。我們不會因此而覺得稀奇,在人類歷史當中,這種爭拗從沒有停止過。耶穌快要把福音的使命,並建立教會的職使交給這個團隊,他們即將面對無數的挑戰、危難、甚至要殉道。基督的福音信息和教導,並基督教教義的建立,都有賴這個團隊承傳,一個爭大、分裂的團隊,又怎可能肩負這些?
耶穌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麼?」這個問號夾雜了耶穌對團隊中有人出賣祂的宣告,這團隊不單爭大,甚至有人背叛、出賣老師,當耶穌被拿、受死而可能牽連到這群弟子之時,你以為這個團隊還可以承受多大的衝擊?
耶穌身體力行,親自為門徒洗腳,在他們面前展現「僕人領袖」的樣式,這正是耶穌在他們爭大之後所說的:「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太廿26~27)的一次活生生示範。耶穌的身體語言像要告訴門徒:「你們在爭大麼?就讓我作你們當中最小的一個!」祂展現了一個易懂難行的道理:「要作領袖嗎?請先作一個僕人!」
身處「爭出位」、「爭上位」的市井文化之中,「僕人領袖」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選擇。耶穌期望的,是門徒可以「彼此洗腳」,讓團隊的關係,從一種彼此惡性競爭,互不相讓的文化中,轉化為彼此服事,虛己為僕的範式,因為耶穌的門徒都接受過耶穌的服事,是同一位主洗我們的腳,祂要向所有祂的門徒展示「自甘為僕」的生命氣質,倘若說我們與耶穌有分,我們也必然有分於這「僕人領袖」的召命,我們既接受耶穌洗我們的腳,我們就必須為別人洗腳!
當耶穌被捉拿的時候,門徒見耶穌束手被擒,形勢不妙,都離開祂逃走了(太廿六56下),這個團隊在一夜之間看似瓦解,隨著他們的爭、出賣,並面對眼前的危險,實在難以推想他們最終又走在一起,並且勇敢地承擔主所託付的召命,主耶穌的復活當然是鼓勵他們從絕望中活過來的力量,但主所交付的使命,並祂的僕人典範,為門徒注入生命的方向,並建立他們的領導氣質,亦是他們前行的重要動力。使徒約翰另一個難忘的片段,是在提比哩亞海與復活主相遇的清晨,在那個捕獲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神蹟背後,是主在岸邊的守候,並以炭火預備的早飯,祂再一次展現僕人的服事,同樣銘刻在約翰的心中,成為終生不能磨滅的映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