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的結局可概括分為:雙嬴、妥協、單方或互相退避、勝負分明和兩敗俱傷等五大類。衝突的結局是難以預料的,雖然聖經應許我們以屬靈的兵器,「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4,5)但信徒也會「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賽五十三6)
雙嬴局面只有在雙方都認識自己的優劣點,彼此都腳踏實地處理情意結,共同祈求主耶穌拆毀隔斷雙方的牆垣,纔能達成完美的和解合一。教會有這樣成熟的信徒,我們會感到無可作為。其實教牧此時無為是對的,因為只要陪伴當事人同走義路,已是最好的牧養。
妥協雖然比退避好,但都埋下難以估計的地雷,我們當然明白不應安於這暫時的形勢,因為衝突衍生的不滿意見和情緒沒有紓解,最終會爆發出更厲害的衝突。牧養職事是治療當事人的創傷,至於介入化解糾紛的搜集事件內情,諸如衝突的背景、源頭、本質和牽涉人物,便要注意文化的因素。因為西化的中國人仍然保留含蓄的民風,牧者要適當地擱置調解任務,轉換以代禱者的牧職。
勝負分明和兩敗俱傷通常都以公開攻擊或刻意阻攔,釀鬧成不可收拾殘局。我們面對這嚴峻形勢,要保持冷靜從容。其實這外顯的劍拔弩張,會比外弛內張的怨忿容易入手。教牧對失敗者固然要關愛牧養,對得勝者的屬靈指導有時要自我克制。因為得勢者在意氣風發的階段,便只能等待時機纔能導引他出迷津。
衝突結局最簡單的分法是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的結局會促進教會個體相互瞭解與合作,惡性結局遺下破壞、傷害甚至分裂。我們當然希望將衝突全部化為良性結果,可惜往往事與願違。但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賽五十五8,9),故此惡性結局既然是上帝允許,教牧只要洞悉「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八28)的箇中奧妙,便可以在「死蔭的幽谷中」體驗大牧人耶穌以杖和竿的安慰牧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