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心」到「得以見神」


1930 期(2001 年 8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何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這個事務紛擾,節奏迫人的香港生活,基督徒如何可以清心禱告,得以見神?

  清心是個禱告的過程。並不是一開始禱告的人就是清心的,反而他會帶著許多從生活經驗而來的期望、焦慮、困惑。而這一切情緒背後,往往反映出他心靈中神的形象,並他與此形象的關係。我們頭腦的認信與心靈中神的形象是有距離的。譬如我們頭腦所認信的神是獨一的(申六4),但心靈實際上有許多別的神,都是我們所依戀、所畏懼的,卻真實地支配著我們的行事為人。就算對父神的形象,也總會摻雜了我們成長中對父親的體驗,或是一位嚴父,或是一位缺席父親,以致我們對神若不是敬而遠之,就是若即若離。又或許,我們心靈中的神是一位年老的慈父,可以隨意對待而從不介意。若我們少讀聖經,我們更易按己意塑造自己的神。我們便會按著心靈的偶像,而不是按著聖經自我啟示的神來禱告。

  這樣的神人關係、這樣的禱告,通常會是令人沮喪,甚至愈來愈冷淡的。我們自己製造的神又怎能幫助我們?我們的需要愈大,主觀願望愈殷切,愈想支配神來成就自己的旨意,就愈體會到神的緘默,和我們面對緘默的神那種無助感。可幸,無助才是真正禱告、真正開放、真正投靠的開始。而我們需要檢視自己心靈中的偶像,破除偶像,打開聖經,聆聽神的說話。祂怎樣說話,我就怎樣回應祂。放下偶像,重新透過神的話語來認識神。我才可逐漸發現這位神,祂是超越卻俯就卑微,自由但信實臨在,不受擺佈卻垂聽禱告,公義而溫柔,聖潔而寬容,完美自足卻因愛而受傷~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清心是承認自己心靈裡面百草叢生,充塞著各種的意慾,未處理的情緒,未醫治的傷痕。而在這一切心靈入迷的事物中,臨在的神只不過像雜草中有待發現的一朵小花。清心是溫柔的面對這實況,不嫌鄙陋的將自己交託給神,並持續相信,因耶穌基督的緣故,祂對我仍有召喚、邀請。我可以與祂談論這些雜草,並信靠祂能至終會一一清理和醫治。在這過程中,我會逐漸地、個人地、深刻地認識這位真實臨在於我生命中的神。

  清心是把攪擾心靈的情緒沈澱。有時我們的情緒比自己的意念反應更快,我們就要學習留心這些情緒反應,把情緒與意念分開一點。因為情緒一出,內心就混濁了,不能好好的思考,正確的回應問題。我們可以與神談論這些感受,從新以祂的眼光來理解事物。

  清心是從反省際遇而得知的心靈情態。若我們是不慣於反省的人,很多人際的交往和決定,都會出於直覺和直線式的反應。但從自己的反應、決定,我們可以追問自己心底裡的動機,從而察覺自己內心的本相|原來我是這樣的人,這樣的對人、對事和對神。

  有一位父親因面對兒子步入少年期種種的轉變而感覺苦惱。他想透過行為治療法來修正小兒,卻又往往使衝突升級。在一次爭吵之後,他很想放手不再每日為兒子禱告。可是他在禱告的反省中,忽然領悟到自己不能支配神去改變兒子,他甚至無能去改變或支配他的兒子,他又怎能支配神呢?唯一能改變並需要改變的是他自己。從支配神到投靠神,他的禱告開始真實了。從虛心依靠神,他也開始認識到與兒子相處中自己的盲點。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他得以看見自己。

  清心的人的禱告很單純,他一心只求:「主啊,讓我得以見你。」

  清心是把攪擾心靈的情緒沈澱。有時我們的情緒比自己的意念反應更快,我們就要學習留心這些情緒反應,把情緒與意念分開一點。因為情緒一出,內心就混濁了,不能好好的思考,正確的回應問題。我們可以與神談論這些感受,從新以祂的眼光來理解事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