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聽說書人


1929 期(2001 年 8 月 12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懂得說故事技巧的人,說話通常比較動聽,他們在友儕間會較受歡迎,而且必定是受孩子崇拜的好玩父母。所以,每個人都應及早學點說故事技巧。

  要把故事說得好,第一要素是投入,投入可以補足其他技巧的不足。投入其實並無竅門,只要心無旁鶩,專心一意就行;可惜香港家長卻總是太忙,忙於賺錢,忙於應酬,忙於資源增值,要一心一意給孩子講故事就變得非常奢侈。

  有些父母和孩子一起的時間本來就少得可憐,即使一起卻又總是心不在焉,把故事講得斷斷續續,那又怎會說得動聽,怎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因此,關上手提電話,關上電視和電腦,投入地和孩子共享故事時間,是說動聽故事首要條件。

  誇張法是說故事另一個重要技巧。如果說故事跟平時講話一樣,毫無高低起伏,除非那故事本身極其有趣,否則不免令人懨懨欲睡。講到緊張處瞪大眼睛,神祕處就把聲音壓低,不同角色則尖起嗓子扮鬼扮馬,只要讓聲音加一點點變化,孩子便聽得如痴如醉,父母會發覺自己原來頗有說故事的天份,那種成功感實在令人飄飄然。凡能夠放下成年人面子,和孩子瘋在一塊兒的父母,很容易成為說故事高手,很容易變成受歡迎的孩子王。

  加一點道具,說起故事來便會輕鬆愉快。利用孩子原有的布偶、毛公仔玩具做道具,運用擬人化手法處理,讓布偶毛公仔變成故事環節中一個重要角色,孩子覺得既親切又鬼馬,不管故事內容如何都會聽得津津有味。圖畫書、雜誌圖片、瓶瓶罐罐、甚至家中廢物,都可以成為說故事的道具,間接引導孩子運用想像力,有了想像力,平平無奇的東西也能變成故事要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