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和而不同


1927 期(2001 年 7 月 29 日)
◎ 交流點 ◎ 江大惠(中大崇基神學組講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話說有位仁兄蒙主寵召,抵達天堂。在門口順利過關,聖彼得帶他到處觀光。最令他興奮的是遇上不少親戚好朋友,在地上他們分屬不同宗派。宗派之間不一定承認對方洗禮浸禮的有效性,換言之,不一定承認對方是得救的基督徒。他很高興他們終於都同進天堂,東正教的、天主教的、自由派的、福音派的、靈恩派的都濟濟一堂。唯獨不見那些主張別人都不得救,只有他們才得救的一班。他就問彼得:難道唯獨這班自命得救的反而進不了天堂?彼得就領他去到一偏僻的角落,撥開厚厚的雲層,弄出一個小孔,著他望過去。果然他見到他的朋友,他興奮的大叫起來。怎知給彼得捂住他的口,輕輕在他耳邊說:噓,別驚動他們。他們以為只有他們在這裡。

  利未記廿一章的世界排斥殘疾、失明、瘸腿、塌鼻、肢體有餘或不全、駝背、矮小、眼睛有毛病、有皮膚病、腎虧、閹人,他們不能接近聖壇。耶穌的筵席卻包括殘疾人士(路十四23),天國也不缺閹人(太十九12),娼妓(太二十一31)。

  香港基督徒的眼界、胸襟在過去幾十年有了很大的進步。一方面我們不再將信仰局限在私人的空間和教堂的四幅牆內,而對社會問題有了更大的關注,連對政治敏感的課題也不避嫌,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立場。另一方面,對於信徒間的不同意見亦發展出互相包容的態度。儘管彼此對某些課題的立場迥異,亦不會棍子亂打,作人身攻擊,進而質疑對方信仰的純正。意見不論是多數少數、主流另類,都能坦誠交流,彼此尊重。

  我認為這是成熟的表現,可喜的現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