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


1920 期(2001 年 6 月 10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許多小孩子講故事,講到結尾總是老氣橫秋地說: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他們講的教訓又往往是老掉牙的結論,譬如「狼來了」的教訓一定是不要說謊,「龜兔賽跑」則一定是不可驕傲。

  這種既定看法通常是屬於成人的,成人不自覺地影響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那看法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對不對還是其次,扼殺孩子自由思考的機會,使他們不能勇於批判才是問題所在。

  家長其實應該抓住機會,和孩子好好討論,幫助孩子習慣從多元角度看問題。

  就如「狼來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個情境學習:如果你是牧童,你可以解釋胡亂呼救的真正原因嗎?如果你是農夫,聽到牧童一次又一次的呼救,你會不會抱「寧可信其有」的心腸照樣去救他,讓他良心發現?又或者,你會不會在牧童第一次說謊,就狠狠地教訓他,使他明白呼救的真正意義。又或是你會不會和牧童好好談談,了解他惡作劇背後有甚麼問題,是怕孤單?是疑心生暗鬼?

  又如「龜兔賽跑」,我們可以來個角色扮演,讓孩子代入其中進行思考。假如兔子沒有在半途睡覺,而是摔倒了,你是烏龜,你會怎麼辦?乘人之危,繼續跑下去,取得那難得的冠軍?放棄比賽去照顧兔子?又假如兔子並沒有半途睡覺,所以烏龜如常輸掉了,你會怎樣面對兔子的冷嘲熱諷?又或者,作為旁觀者,你會不會覺得烏龜是不自量力?

  這樣引導孩子,自由地從不同角度反覆討論,可以幫助他們明白問題不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他們長大了就不會變成唯唯諾諾的「yes man」,而是抱開放態度處事,並且懂得立體思考和敢於批判的諤諤之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