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的反思
 克盡地球管家的職分


1920 期(2001 年 6 月 10 日)
◎ 教會之聲 ◎ 何建宗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宇宙原是個和諧而有秩序的體系,上帝以衪的大能和旨意創造天地,萬物各具特質,功能彼此呼應,仿如一首莊麗的交響樂章,一切在衪看來都是美好的。可惜,人類因驕傲和貪婪而墮落,罪從此闖進世間,人和大地同受咒詛,完善的生態規律備受干擾,再不如從前般可愛和生氣盎然了。嚴格而言,上古人類刀耕火種、漁牧巢居,或多或少已經破壞了生態系統的自我平衡;不過,尚幸上帝在設計時已周詳地賦予自然界一種自我復元的能力,若果人類的行為不算過分,生態系統總可以把各樣排放及破壞加以稀釋、消解和循環,是以從前大家尚懵然不覺生態保護的重要。

  環境破敗極化自西方的工業革命。據專家統計,自十七世紀以來,人類的經濟和研究活動,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用於開發地球資源,而用於回收、保護和復修的,不足百分之五。是以環保問題叢生,科技主義抬頭是根本原因。不過,時至今日,環保問題已廣及社會、經濟、政治、道德和公義等層面,更影響到子孫後代的生存競爭能力,每個人實不可等閒視之!

  香港社會素來漠視環保,以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中心的思潮總揮之不去。與中國內地和其他急於開發的國家一樣,「先污染、後治理」的勢頭難以阻歇,市民大都秉持「經濟為上、行有餘力,再去環保」的不健全意識,環保的呼號迄今仍微弱不堪。

  生態危機是一個複雜的時代難題,眾所周知,它既涉及南、北國家間的貧富對立關係、又與跨國資本家對落後地區的剝削、貨物市場尚未把外化的經濟成本轉化為價格、社會上弱勢群體廣受忽略、公眾的倫理和道德觀念薄弱、資訊不夠透明,教育未夠深化和普及、甚至乎和後現代和新紀元思潮也扯上連繫,基督徒實不應躲在教會中不去正面回應。何況,基督徙比未信的人更曉得欣賞造物的精奇奧妙,也常引導人去領略自然界的壯偉和呵護備至,從而歸向主宰,我們更須以身作則,領導社會明白罪性、救贖、謙卑和愛鄰舍等道理,「著眼全球、本地入手」,莫負上帝賦予我們管家的職責。

  環保不尚空談,最要緊是務實。教會應嚴厲譴責拜金主義和消費主義,因為它們是生態敗壞的罪魁禍首;教會也應糾正新紀元思想和極端社會主義對環保的扭曲和極化;要掌握本身在教育、輿論和社會服務上的實力,宣揚正確價值觀、提高公民環境意識、改善貧富懸殊、促進國際合作、維護生態與社會公義、引導科技走上合乎子孫福祉的研究與開發,讓人類社會承擔責任和挑戰,整全而互動地邁向可持續的發展。

  污染和生態破壞源自我們與自然界疏離,正確地說,始自人與上帝間的隔絕。教會若閉口不言、袖手旁觀,世界就無法建構合乎聖經原則的綠色文化。「沒有異象,民就放肆」,難怪環保工作迄今難有重大突破!讓我們誠心祝禱:求上帝激發信徒們的愛心和悟性,以保護上帝所創造的自然生態為己任,並且作鹽作光,引領世人追求和諧、寧靜和公義等素質,重建價值觀,重返與造物主和好的道路,邁向永續的社會。願你的國早日降臨,在地如同在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