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遲到


1920 期(2001 年 6 月 10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英國一項調查指出,僱員因塞車、等巴、和火車誤點致每日遲到四分鐘,每年令各公司損失共一百億英鎊(約一千一百億港元)。」《明報》1.6.2001

  遲到是現代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十幾二十年前,還有一個例外,就是男孩子約會女朋友是從不會遲到之外,恐怕就再沒有「免於遲到」這種美德了。

  教會也興遲到,這又是匪夷所思的。如果說主日崇拜是朝拜上帝,應該是必恭必敬珍而重之,比到禮賓府見特首還要隆重。可惜我們見特首不會遲到,見上帝就沒甚所謂的,等閒遲到十五二十分鐘。

  英國一項調查指出,該國一般打工仔的遲到情況十分嚴重,每週平均遲到十九分鐘;有些員工每週甚至遲到四個小時。以每週工作五日起,每日就遲到接近一小時,真是不容忽視。而公司的損失呢?以生產值計算每年達五十億英鎊,連同遲到者向同事講述遲到經過而浪費的工作時間,全年就令公司損失多五十億英鎊,二者加起來竟有一百億英鎊。

  當然遲到的後果不能全部量化,有些是算盤也計不清的。就如返教會崇拜遲到、參加祈禱會遲到、上課遲到,拍拖遲到等,當然不一定會影響到捐獻收入或女朋友有金錢損失,但遲到者本身的損失卻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教友遲到,第一首讚美詩唱不到,祈禱也參與不到,讀經又錯過了,差不多到講道才施施然進堂,他的崇拜事實上少了三分之一或以上。若每年出席五十二次主日崇拜,換句話說就只是出席了三十幾次,上帝當然沒有甚麼損失,但自己無形的損失也是真真實實的。

  香港人為甚麼經常遲到,我們不是有精確的時計、第一流的個人通訊設備嗎?遲到的習慣是否反映出我們心底的怠惰、輕慢、「闊佬懶理」、心不在焉的態度?若是的話,遲到只是病徵,要治癒它非要從根本心靈建設著手不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