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基督徒情緒較冷靜
第 1877 期(2000 年 8 月 13 日)
◎ 要聞
負責「一起走過會考的日子」放榜熱線的社工陳宛儀指出,在放榜後的輔導主要集中跟進過去曾致電求助的個案,其次是經放榜數天後仍未能舒緩的親子關係。
據她連日來的輔導個案,求助的學生在日間主要是查詢資料;而晚上則是解決情緒的問題。她認為基督徒考生較沒有信仰的考生冷靜面對放榜,相信主要原因是由於基督徒有教會或團契的支持,將面對的壓力與信徒分享,而宗教本身亦有某程度的支持作用。
教育心理學家陳惠珍認為基督徒有較正面的人生觀,加上向上帝祈禱可分擔心中的難處和壓力,是基督徒考生較冷靜的主因。
另外,一項調查發現,近四年的會考生中,有四成受訪者未能在放榜首日獲得中六學位,當中更有七成考生感到頻撲、吃力及無助等最少一項的負面情緒。
據聖公會福利協會於上月進行的問卷調查得悉,四百六十一位於最近四年內參加中學會考的學生之中,有一百七十八名考生未能在放榜當日找到學位,近六成二受訪者表示曾四處到學校找機會,亦有四成四考生利用會考放榜手冊求取資料。
未能在放榜首天獲得學位的被訪者中,有百分之四十八感到「頻撲」;百分之二十九覺得「吃力」,而有近百分之二十七的會考生分別感到挫折或無助。
負責該項調查的聖公會福利協會協調主任周美恬表示,超過半數的會考生會與同學或朋輩分享,亦有一成七的被訪者會與家人傾吐或獨自尋找娛樂,以排解壓力和負面的情緒。
該會在會考放榜前後設立電話輔導熱線,分別為考生及家長提供輔導服務。負責的社工表示,不少考生的壓力是來自家長,由於不少家長過分緊張,使子女缺乏安全的環境抒發自己的感受。
教育心理學家陳惠珍忠告家長,放榜後不要責罵子女成績欠佳,這樣既貶低子女的能力,亦莫視子女的努力,令子女失去信心。
此外,家長普遍認為會考的出路只有重讀或升讀中六,而並無考慮其他出路,當子女面對不理想的成績時,便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憤怒和絕望。故她建議當子女成績不佳時,家長切忌再加責備,而家長及朋友應多作關心及鼓勵,如仍無法排解負面情緒的話,應尋找專業支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