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基督的時代,聖殿中的禮文儀式雖然比較以前簡單些,但更為整齊,並且仍然有盛大雄偉的「利未人的詩班」,領導會衆唱詩讚美上帝;這些詩班大多數是由男字所組成而演唱的,但有時也有些女人參加。至於那一天要唱甚麼聖歌都有規定的。規定是這樣的,七日第一日唱詩篇第二十四篇,第二日唱第四十八篇,第三日唱第八十二篇,第四日唱第九十四篇,第五日唱第八十一篇,第六日唱九十三篇,第七日唱第九十二篇。至於怎樣唱法,則無從查考。
此外每逢節期他們常唱的,而最雄偉的詩歌,可算是「河勒盧亞」歌了。這首歌就是詩篇一百一十三篇至第一百一十八篇。它的唱法大概是當每詩班唱完一節時,會衆同聲和應「阿勒盧亞」。這首歌是傳遍當時猶太的每一個家庭中的,除此歌外還有各節期常用的詩歌,例如詩篇一百一十八至一百三十六篇,和八十三篇等,所以有些人推測,耶穌和祂的門徒於樓上舉行「最後晚餐」時,完畢之後也唱這些詩歌的。因為現在猶太教的禮文中仍規定,逾越節晚上也唱這些「阿勒盧亞」歌的。
初期的教會,基督徒的團體不能與那些猶太教的團體分得很清楚,信徒仍是往聖殿中去敬拜上帝,和獻祭等等。後來因為不能容許猶太人,於是逐漸以非正式的聚會來作初代信徒宗教生活的中心,但聚會地點却不是在雄偉壯麗的會堂,而只是在私人的家中舉行,崇拜時也沒有甚麼儀式·所唱的讚美詩,仍有用聖經中的詩歌,最普遍的是「上帝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我們如果打開任何一本教會歷史的書本,必定可以看見一封當時羅馬派駐庇推尼的官員普林,於公元一百一十二年寫給羅馬皇帝圖拉眞的信,這封信在教會歷史上是一封最有史料價值的信,在這封信上有一段話說:「基督徒並未出任何國法,僅於在一定之日,於天未明時,輪流唱歌,讚美基督為神,然後並發誓,不偷竊,不姦淫,不說謊話,不賴賬等,而後散會」。在這段話中,不但給我們知道在第二世紀時基督教除了沿用希伯來舊約的詩歌外,是有自己的詩歌,「讚美基督為神」。這也可算是最初基督教詩歌的雛型,和有別於猶太教的詩歌了。
在初期教會中常用的詩歌,而現今仍存留於教會裏的大約有四種:(一)早晚頌歌:「讚美頌」「我祖頌」,「萬物頌」,「撒迦利亞頌」。(二)晚禱頌歌!「尊主頌」,「西面頌」。(三)聖餐樂章!「求主憐憫頌」,「榮耀主頌」,「三聖文」。(四)特殊樂章!「榮耀頌」。
在十二使徒遺訓第七章中我們可見當時聚會大約有二種。
(一)普通聚會:在黎明舉行,信道者和未信主者都可以參加。聚會時有祈禱,唱詩,短講並說預言等。
(二)特別聚會:在夜間舉行,只有信道者方可赴會,會中舉行愛筵,一切信徒共席吃飯,表明彼此相愛,此餐之後有聖餐,領聖餐的時候,信徒滿心感謝上帝,所以又稱「祝謝餐」。
揭頁版內容刊載於《基督教週報》1964年第4期第6版
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christianweekly.net/1964/19640920/mobile/index.html
【文林】
【特稿】
【家庭婦女】
【小笑話】
【教會歷史介紹】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新聞】
【漫畫】
【示範室】
【禱文】
【聖經常識測驗】
【芥子集】
【讀者版】
【靈修一助】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