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期的使徒時代並不見採用「聘請收師」的制度。那時,祗見蒙神選召的僕人,甘心奉獻,順從神的帶領隨時隨地廣播福香。可是時移勢易,在今日廿世紀的教會,再不能重現這種使徒時代的精神。故今日教會要聘請一位牧師(或傳道)是未可厚非的而這種「聘請牧師」的制度,也就成為今日教會的嚴重問題。
今日的教會,當要聘請一位理想的牧師底時候,大多數都要作下列幾點的慎重考慮:要查察那位被聘任的牧師是否在一間有名氣的神學院畢業?是否已獲得一間普通大學的學位?此外,要靈性高超,講道動人,待人處世要性情謙卑溫柔,更要有治理教會的經驗,當他站在講台上的時候,還要有吸引會衆的風度,末後,更要有一個基督化的家庭。如果再嚴格的說下去,更要許許多多數不清的優越條件,如此才可入選。今日的每一教會都盼望能物色得一位如此「有美皆備」的長牧,且以為果得此「長牧」便不難使教會的會務一日千里了。
但是理想與現實往往是難以兌現的。像具備上面優越條件的長牧,恐怕眞是鳳毛麟角。坦白的說,就是走遍天涯,恐怕也難以羅致。既然如此,今日的教會,為什麽不反求諸己。這就是說,今日的教會和信徒們,為什麽不另外換一個角度,將「聘請牧師」的標準,站在牧師那方面去着想,這也就是說:今日的教會已難以聘請一位十全十美的牧師,為什麼不用教會全體會友的影响,去促成一位十全十美的牧師?是以筆者以為教會不應祗求聘請如何合乎標準的長牧,而應思想如何去襄助一位神的僕人,成為長牧。下面是筆者個人對教會聘請牧師所提供的一些管見·區區愚誠,敬希鑒諒:
一、當如何信任牧師「疑人莫用,用人莫疑」,教會旣聘請了一位牧師,便應當信任他,讓他盡量發揮他的天才,會友執事們不應當站在旁邊作監督,或用教會的傳統習慣,個人的私見,隨時隨事給牧師百般的制肘,應當讓牧師施行屬靈的權柄,領導羣羊。
二、當如何供給牧師「摩西的律法汜着說:牛在塲上,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為大事麼?⋯⋯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喫殿中的物麼?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麼?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福音養生。」(林前九9-14、有些信徒以為奉獻作傳道牧師的人理應捱窮。因為主耶穌曾說過: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窠,但人子沒有枕首之所。而保羅也是以織帳棚為生,是以窮牧師是天經地義的,有一位牧師說:當他在一間教會任職的時候,那間教會的收入並不錯,但給牧師的待遇倒刻薄非常。故他在任職時,每月底便捉襟見肘,且要一家大小捱腐乳送飯度日,直到他離開那間教會,也沒有一個會友知道他們的牧師是如此刻苦過活的。試想如此的牧師,又怎能希望他能講出一篇神恩富的動人講章呢!
親愛的兄姊們!你曾否想到你們的牧師供給你們靈性的需要,你們也應當供給你們牧師肉身的所需呢?
揭頁版內容刊載於《基督教週報》1964年第3期第2版
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christianweekly.net/1964/19640913/mobile/index.html
【要聞】
【文林】
【特稿】
【基督教現世紀】
【家庭婦女】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新聞】
【漫畫】
【示範室】
【聖經常識測驗】
【評論】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