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起了——天氣與氣候概述


3086 期(2023 年 10 月 15 日)
◎ 天地人和 ◎ 林慧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文:林慧琪

圖:林慧琪、網上圖片

  上月香港經歷了十號風球和連場暴雨,大家有被大自然的力量震懾嗎?風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只有上主知曉,今回更多人談論極端天氣來自「氣候變化」。大氣的流動看似隨機,實為順應背後的物理規律,各有其時。四季的變化相對穩定,讓生物的生長配合其年度規律,農業社會的民間智慧如春播、夏長、秋收、冬藏,亦是配合氣候而作。不同氣候協助調節地上和海洋的多變生態,滋養眾生。今期就讓我們了解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和「氣候」。

天地篇
空氣與水的流動舞台——天氣

  簡單來說,天氣(Weather)即一個地區較短時間內(幾小時到幾天)的大氣綜合狀態,如風速、雲量、溫度、降雨、氣壓等數據,而「氣候」(Climate)則是一個地區在一段較長時期裏的平均天氣,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的參考年期為不少於30年。小時候必然學過基本水循環:水流入大海後被太陽蒸發,成為水氣留在空氣裏,當水氣往上飄到大氣層上方,遇冷凝結成小水點,聚合一起形成雲。當雲裏的水點愈來愈多,空氣再無法盛載,就會下降成為雨,回到陸地與海洋。然而,背後的系統其實更為複雜。

天氣基本六元素
  相信很多人都習慣每天早上往窗外看,加送天氣報告來整裝一天的行程。天氣報告裏有其中六項數據,它們是影響天氣的基本元素。看似獨立觀察,其實背後環環相扣!

  溫度:代表大氣有多熱或冷,空氣分子能吸收來自太陽的熱能。

  大氣壓力:空氣的重量和密度。可理解為,一單位空間內有多少空氣分子壓向地面。

  雲的形成:不同種類的雲有不同的天氣效果。

  風:空氣分子順着大氣壓力差距出現的流動。

  濕度:即大氣裏已含有多少水氣。

  降水:就是下雨,在寒冷地區也包含降雪。

緊密互動分不清

  空氣包含不同的氣體分子,如氮、氧、二氧化碳等,還有水氣。大氣層裏的氣體分子並非平均分佈,吸收了太陽熱能的分子隨着所攜帶的能量不同,有不同的震動能力形成不同的氣壓以及氣溫。一般低溫環境氣體分子震動少,空氣密度較高會出現高氣壓;相反,高溫環境較常出現低氣壓。當不同區域出現氣壓差,在高壓區的分子就會流動至低壓區——想像一個擠逼的大禮堂裏,人羣聚集(高壓區)會自然流向少人的空間(低壓區),這流動就是風。

  液態水要蒸發形成水氣,要看濕度高低,濕度愈高代表愈少液態水能變成水氣。只是在相同濕度,高溫的空氣能盛載較多水氣。而海洋作為地球最大的水體,她的溫度也會影響水氣供應量,水的溫度愈熱,能提供的水氣愈多。

  空氣裏的水氣充足了,也不一定能形成雲。在高氣壓環境裏,大氣層裏的水氣較難上升至低溫區域凝結成水點,從而形成雲。所以在高壓區裏,一般是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相反,在低壓區,水氣很容易上升,所以出現多雲,以至下雨。遇上水氣充足,氣壓夠低,就能形成十分厚的積雨雲,再配合風的流動,於特定條件下就會形成颱風,為所在地區提供強烈的暴風雨天氣。

  而雷暴就是積雨雲裏大量水點以至冰粒,因雲內有急劇的氣流擾動而彼此摩擦,形成不同電荷(正離子或負離子)在雲中不同區域聚集。若相鄰的雲或地面帶有不同電荷,不同電荷離子會互相吸引而出現「放電現象」,發出強烈閃光,即閃電;而雷聲來自放電時的高熱令空氣急劇膨脹產生的聲音。

  沒有兩朵雲是一樣的。在外太空看着不同雲海遊遍地球,就有其他星球沒有的美,想像上主看着衪這顆掌上明珠,要多愛才為她造了如此裝飾?我們能身處其中,實在幸福。


  

人和篇
改變氣候的元兇––碳排放

  九月的五百年一遇大暴雨,不少論述指與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相關,而元兇離不開過量的碳排放。讓我們仔細認識這個神奇的「碳」(Carbon,C),為何威力如此巨大。

溫室氣體、碳排放、碳足印

  空氣中有些成分有吸收紅外線(熱能)的能力,最為人熟悉的是二氧化碳和甲烷(Methane,CH4),它們協助保持地球溫暖,所以稱為溫室氣體,令地球上的生命有合適的居住條件。然而近百年因為人類活動,大量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尤以二氧化碳為甚,這些額外的溫室排放就稱為「碳排放」,量度單位以噸計算(CO2e)。即使是其他溫室氣體,如同一份量的甲烷吸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則會轉換計算。

  現時地球主要的碳排放來源是燃燒化石燃料,按香港政府2020年統計資料,首要的碳排放來自發電,佔整體六成以上,其次是運輸相關(接近兩成),以及廢物處理(約9%)。我們的起居飲食全部涉及碳排放,就是我們的「碳足印」(Carbon Footprint)。香港人的人均碳足跡,屬亞太區第三名,全球第十四名,若全球人口按我們的碳足印生活,需要約4.4個地球才足夠。

氣候變化關碳事?

  如前文所言,溫度會影響空氣和水氣的流動。當太陽持續為地球供應能量,人類產生的碳排放持續增加,地球就像蓋了一層厚厚的被,熱能被困在大氣層無法散失,令到全球暖化,平均氣溫上升。每上升攝氏一度,足夠改變一貫的空氣與海洋流動形態(pattern)。所謂牽一髮動全身,除了影響天氣系統,二氧化碳十分容易溶於水,令海洋儲存了大量二氧化碳。海水溫度提升不止影響洋流,亦會減低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邊廂,溫度提升有助大氣中累積水氣,形成更多特大暴雨與超強颱風。

  近年夏季在高緯度國家出現極端酷熱天氣,甚至大量山火,也是源於本來流經那些地區的冷洋流減弱,降低了溫度調節能力。香港9月不停出現的暴雨,原屬於初夏的五六月。還有天文台在四季都錄得屢破紀錄的高溫!我們習以為常的四季特性已慢慢起變化,正是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化惡果。

「零碳排放」可能嗎?

  大自然本身有其碳排放,生物呼吸就會排出二氧化碳,細菌將已死的生物分解就會產生甲烷,然而上主設計的大自然裏,物質能循環使用不浪費。一切有機物質都含有碳,於是種樹有「鎖碳」的效果——藉光合作用將空氣的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為碳水化合物,變成植物身體的一部分,從而減碳。植物生長時會不停「吸碳」,死後若被其他生物分解或是被焚燒,當中的碳水化合物就會變回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中,繼續供養其他植物。

  既然生活中不可能做到「零碳排放」,「碳中和」/「碳補償」計畫就提供另類出路:當我從事高碳排放的活動,就做一些「負碳排放」的活動如植樹,減低甚至中和自己生產的碳排放幅度,達至「淨零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現時外國已有專門機構為減少碳排放而植樹、保護濕地等工作,巿民可以購買他們的服務來補償自己的碳足跡。

終極方案:保守你心

  人類因着科技發展,發展不同的碳滙方法,卻忽視人類其實無法駕馭上主所創造的精細大自然,也忽略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透過減少自己的碳足跡,減少影響。

  香港人熱愛旅遊以舒緩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本無不妥。然而航空業的碳排放比陸地運輸高很多。植物生長吸碳需時,一年少飛兩次、改為每次逗留長一點時間,或是以短途為主可以嗎?

  還是由根源着手,思考我們的生活工作模式,減低壓力,或者選擇其他低碳的閒暇方案?當我們的心靈不再被生活擠得滿滿的,才有空間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唯有我們願意學習以上主的眼光看世界,愛衪手所造的一切,才會在意自己會否不小心成為氣候變化的幫兇,虧缺了上主的榮耀。

  [作者為基督教自然保育及環保組織「生命草」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