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揀選的恐懼


3086 期(2023 年 10 月 15 日)
◎ 釋經講道 ◎ 梁遠耀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靈降臨後第二十主日

  (賽二十五1-9;詩二十三1-6;腓四1-9;太二十二1-14)

  馬太福音的二十二章一至十四節,一般稱為喜宴比喻。馬太福音中,這比喻一般可分為兩部分,是一至十節和十一至十四節。在第一部分,內容講一個王要為兒子娶親而大排筵席,廣邀官商名流來參加婚宴。但在開席前,這個王再派僕人去請這些貴賓來赴筵席,但這些受邀的貴賓卻不肯前來,諸多藉口,更有把王派來的僕人凌辱或殺掉。於是王大怒,派人把這些拒絕赴宴的賓客除滅。另外,王派僕人到街上,不論遇到甚麼人,都邀請來赴筵席。

  喜宴比喻,除了在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十四章十五至二十四節也有十分相似的內容。但在路加福音,這段比喻就在王邀請街上的人赴宴便結束。但在上一段曾提及,在馬太福音的喜宴比喻,還有第二部分。

  在第二部分,王派僕人邀請街上遇到的人赴宴,然後王來到宴會場地,卻看見一位沒穿禮服的人。起初,王很友善地詢問:「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這個在街上被請來到的賓客,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王就立即向僕人下令,把這個沒穿禮服的賓客捆綁起來,掉在外面,要這人哀哭切齒。

  讀到這比喻的第二部分,我們也許會感到十分驚訝。因為馬太在寫這段比喻時,如果能像路加福音,寫到王派人到街上,邀請不同背景的人赴宴,豈不是皆大歡喜嗎?既已表達了上帝邀請普世萬民來參與天國筵席,為何馬太要多加第二部份,是否馬太「講多咗」?

  我們一般會把馬太、馬可和路加三卷福音書並排,稱為共觀福音。因三卷福音書可能有共同的根源,可以對比閱讀和參照。路加福音的寫作對象,一般認為是非猶太人,最初更可能是一位羅馬官員。而馬太福音的寫作對象,應是一羣熟識舊約的猶太人。故在喜宴的比喻中,馬太「講多咗」的第二部分,可能是與舊約或猶太文化有關,可能猶太人一看就能明白的。而因為路加福音的讀者並非猶太人,所以路加選擇點到即止,以免引起誤會。

  對馬太福音的喜宴比喻引起疑惑的內容,是與禮服有關。華人一般參與喜宴,都會穿得比較隆重或漂亮,甚至會買新衣服去飲喜酒。猶太人真的這樣重視在喜宴中穿禮服嗎?

  在列王紀下十章十八至二十七節,記載了北國的耶戶,他剛剛奪取的王位。他為了要消除前朝拜偶像的風氣,召集拜偶像巴力的人來。他吩咐管理禮服的人,把禮服給拜偶像的人穿上,然後命人只對付那些穿禮服的人。古代,衣服是一項貴重物品,一套華麗的衣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這段記錄或反映了當時的猶太社會,君王有專門管理禮服的官員,也會預備很多給賓客預備的禮服。

  若按以上的理解,王向沒有穿禮服的賓客詢問:「為甚麼不穿禮服?」,也許可能是問該位賓客:「為甚麼不穿已為你預備好的禮服」。在我們華人文化中,都是參加宴會的賓客自己預備赴宴的衣服,所以才有這種疑惑。在華人教會中,會否有人認為自己沒有漂亮華美的「禮服」,因而不敢或不願意接受福音,又或對於被揀選擔任事奉,感到焦慮和恐懼。

  這比喻是一則天國的比喻,不單說天國的筵席,是向普世萬民發出邀請,而且馬太更進一步說明,我們被揀選赴天國筵席,所需要的,天國大君王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我們不用大費周章去預備甚麼,只需要穿上大君王為我們預備好的禮服便足夠了。或許有人被揀選而分派的「禮服」是詩班袍,那就忠心唱詩事奉;有人的「禮服」是頭盔和工衣,那就用心做好工作;若有人的「禮服」是家中圍裙,那就做好家務。不用焦慮,更不用恐懼,各人在天國的召命不盡相同,但天父必有預備。

  梁遠耀(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協和堂堂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