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主義下的信仰羣體


3064 期(2023 年 5 月 14 日)
◎ 每月眉批 ◎ 施德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代西方世界發生了文化與宗教關係的深刻變化,特別是文化與基督教會之間關係的變化。所有對情況的描述幾乎都是一致的,儘管他們對導致這情況的過程的評估,可能頗為迥異。文化世界獨立於基督教——最重要的是獨立於教會的方式——往往被理解為人類面對教權統治的自我宣示;但反過來說,也可以被理解為「喪失中心」——作為背離聖經上帝的表達。其他人認為「現代」的中心思想,即自由思想起源於基督教,因此將現代「自由史」視為基督教本身在世界上實現的過程。然而,在這裏,作為教會的基督教形式已經過時,儘管教會繼續作為邊緣現象存在。……

  將現代文化稱為「世俗化」,一方面意味着它是一個神聖消失的世界。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表示,儘管這個世界已經從基督教解放出來,卻仍然與其基督教根源息息相關。對世俗化及其後果的批評,同樣是含糊的。這種批評,最後不必建議回到現代之前,教會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倘若批評是基於這種懷舊的理想,那麼批評就可以被正確地回絕。對世俗化後果的任何具體批評,都必須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與中世紀教會與社會關係模式的決裂,使得大量建設性發展成為可能,而沒有人會認真地想回到過去。這包括個人的自由、克服教會與社會的專制統治形式,以及文化多元化。對世俗化後果的批評,可以針對宗教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新定義。但正由於這個原因,它不必僅僅被視為單純懷舊或保守傾向的表達。

  ~Wolfhard Pannenberg, “Christianity in a Secularized World”, Preface, New York: Crossroad, 1989.

  有時基督徒面對現代社會的變遷,就像早期粵語片時代白燕、張活游對七零年代香港的批評:「唉,為甚麼他們不好好讀書?」、「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近年上一代對年輕一代的批評:「依家啲大學生唔使憂柴憂米,就係會攪事!」

  轉換為教會的處境,我們說這世界變得「世俗化」,彷彿世界曾經不吃人間煙火。但基督宗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確實是無庸置疑。而全球化的趨勢,又將宣教所到之處捲進一個新的世界、新的理解。作為社會的基本構成部分,信徒當然無法免疫於時代的衝擊和轉變。而世俗化帶來的教權解放、個人自由與多元文化,亦使人們不願意走回頭路。

  其實教會也不必因世俗化的進展而驚慌失措,因為世俗文化,亦必然自我產生對生活意義的需求,因此也必然產生對宗教的需求。擔心世俗化的進程會使宗教成為一種邊緣現象並逐漸淡化,現在可以說是毫無根據和過時。

  當然,世俗文化中的公眾意識,確實沒有將宗教視為關鍵的主題。無論在媒體、制度教育,還是在政治上,宗教都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因此宗教在很多人的意識和實踐中的地位,並不特別高。但這並不意味宗教主題正從人類生活中消失。它不錯是從意識中被壓抑,卻在世俗世界的疏離感中,凸顯出賦予生命意義的需要——事實上,這需要和疏離感非常強烈地存在,儘管人們未必意識到當中缺少的,實際上是宗教。

  同時,雖然世俗文化仍然生活在傳統宗教文化的餘波中——意思是大部分被肯定的道德價值,其實已失去其固有的基礎,在實踐上卻仍然大致上維繫和支撐着社會的運作——但它的最大缺陷,是在公共文化和私人生活領域中失去有意義的指導作用。

  「世俗化」的長期影響,包括社會制度秩序合法性的喪失。在文化歷史的早期階段,宗教對社會文化秩序的最重要功能,是保存和傳播世界神聖起源的意識,從而也保存和傳播社會及其秩序的意識。宗教所崇拜的神聖現實,作為人類世界的起源,被高舉在人為操縱之上。

  正因為這個原因,它也可以成為社會生活秩序的標準;生活必須以之為基礎並據之而合法化。沒有這種合法性,政治統治將僅僅是權力的行使。僅僅幾年一次的大選,當然不足以制衡。選民對政治事件的實際推斷和參與,確實微乎其微。甚至憲法也可以根據當權者的意志不斷修訂。此外,在世俗文化中,法律概念也失去了其宗教基礎,連帶法律使政治統治合法化的權力,亦消失殆盡。

  俗世不能沒有神聖的支撐。當一切崩分離析,彷彿無力正乾坤,世俗化運動將重新明確顯示神聖羣體需要努力的方向!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特稿】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