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宗教會源於十六世紀初歐洲的改教運動;最先在德國地區形成,隨後散佈至北歐,再由這兩地的移民帶往美國。日後這三處地區的眾多信義宗教會紛紛到來中華大地傳道,至十九世紀初,在中國的信義宗差會總數竟多達二十餘單位。這許多信義宗差會既各自獨立工作,亦嘗協合發展。其中四個差會率先合作,於一九一三年共同創立「信義神學院」;各差會至一九二零年組成聯合的「中華信義會」。這些差會中包括有「豫中信義會」(The Augustana Synod Mission)。
由瑞典移民至美國中部的信徒,於一八六零年成立信義宗教會 Augustana Synod,並且熱切開展宣教工作。這差會於一九零五年來到中華大地,主要在河南省中部傳道;由於河南簡稱「豫」,因此差會通稱作「豫中差會」,或「豫中信義會」。
在上世紀的前半,中國一直陷於長年的內外戰亂。當一九四八年底,位於湖北省的信義神學院聽取艾香德邀請,遷至香港,暫時寄身於他創建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艾香德本是神學院的創校教授團,而當時的院長是由豫中差會派遣的宣教士;因着類同的人脈關係,道風山下日漸聚有其他新遷來的豫中差會同工。
來到香港的豫中差會同人迅即再展工作。沙田谷是因利乘便的傳道地區,由道風山下靠近城門河畔的「銅鑼灣村」,到遠在馬鞍山深谷中的礦村,以至特色的客家圍村「曾大屋」,都見他們的服務足跡。
銅鑼灣村貼近同工聚處,較易安排人力照應,也產生了信義會在香港的首間教會。這處的傳道工作由一九四九年十月展開,半年之後就舉行信義會在香港的首次水禮。教會在一九五七年建成現時教堂,定名「信義會活靈堂」;可是這卻不是信義會在香港的首座教堂。
開採馬鞍山鐵礦的企劃由來已久,然而直至上世紀五零年代,才開始採用現代規模營運;山上由此聚結了逾千名礦工,連同家眷人數倍增,形成礦村。大量礦工都是驟然到來香港的內地人,不諳粵語的外省人靠着勞力謀生,困閉於百般皆缺的隱世礦村。有着近似境遇的豫中差會同人立即看在眼內,籌派信義神學院學生,於一九五零年開始在礦村傳道,辦學及提供幾乎所有民生服務。一九五二年建造的教堂,成為信義會在香港的首座教堂;至一九六一年正式命名「恩光堂」。
隨着馬鞍山礦場在一九七六年結束,礦工的下一代亦離村謀生,礦村日漸人去樓空,恩光堂的歷史任務也告退。經過多年摸索,教堂與學校於二零一五年改劃作「恩青營 - 鞍山探索館」,展示並導賞礦村的歷史,延續教會的見證。教堂與學校現時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與道風山隔着城門河相望的曾大屋,是中國南方的特有鄉村聚落型態,很快就吸引豫中差會同人留意。同工由一九五一年開始在此傳道,一九五三年成立教會,一九六零年遷用現址,成為村校形式的堂會。一九六一年重新定名「信義會救恩堂」。
中國政府轉換,使國內所有外國差會都在一九五零年前後離境。當年信義宗的各差會來到香港,起初都各自精彩,短短幾年就分別建立了總共二十間教會。至一九五四年,各差會認同合一事奉,成立「香港信義會」,主理香港工場,漸漸接手以至統合西差會辦下的事工。豫中差會等亦忠誠地完成了歷史任務。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聖經故事】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