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時間(African time)


3002 期(2022 年 3 月 6 日)
◎ 窮遊非洲未必窮 ◎ 趙煥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從阿魯沙(Arusha)出發,向南走了個多小時,突然發覺四驅車是走在一流的公路上,舒服得忘記了身在東非洲。

  「這是我在非洲見過最靚的公路!」

  「這是新的,是中國給我們建造的,」坦桑尼亞宣明會同事自豪地說,「中國在東非這邊不單只建造公路,還有建造鐵路。」

  坦桑尼亞這段公路跟肯尼亞的公路有天淵之別。曾走在連接肯尼亞兩個最大城市的路上,海港大城蒙巴薩(Mombasa)及中部首都城市奈羅比(Nairobi),公路又小又爛,塞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特別是貨櫃車及巴士,下雨後更是大混亂,有車壞了、有車的車輪困在路中大窿下。「每天都是這樣,但政府有計畫建造新的⋯⋯」

  「你可瞓一覺休息一吓,」同事總會安慰說。

  在貧窮國度,交通運輸都很費時間。政府手上總有太多緊急工作,往往只留下很少資源去改善公路道路這些基礎設施,由大城市到小村鎮情況都是一樣。

  「那我們會遲到!」“No problem, we are on African time!”(沒有問題,我們是用非洲時間。)「非洲時間」大概是指非洲人的時間觀念和態度,是非洲同事常常提醒非非洲同事的。意思是不用太守時太準時這個文化,大家可以輕鬆些,不要太緊張。而實際上,大家都有不同原因:婦女可能去打水用多了時間;男士可能要找走失了的幾頭羊;而塞車或壞車也是很普遍的。

  「若果沒有遇到其他事,我們大約在天黑前會回到城市。」在非洲大地,自己的步伐慢慢也學會放慢一點,吃飯說話都是,因為大家都是。精神狀態鬆弛些,人也像健康完整一些。(但一回到香港,落機,腳步自然又快起來,追巴士追地鐵,……)

  四驅車在「完美」的公路上走了近三個小時,由山區到草原到乾旱地區,轉入碎石路,再轉入泥沙路,小村茅屋泥屋開始進入眼簾,路旁有牛羣羊羣,孩子們猛力向我們揮手,臉上掛着燦爛笑容。

  趙煥明 (文、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聯會新會堂巡禮】

【二零二二全港信徒聯合祈禱會】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