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病毒開始進入社區,去年年底已有至少出現兩條傳播鏈,至本年一月五日政府宣布實施嚴厲措施來阻截傳播鏈,但卻在一月六日發現十多位高官出席一個一月三日的慶生聚會,並在聚會中出現了一位確診者。
坊間均出現負面評語:
《信報》報道特別行政長官明言對官員在疫情期間出席大型聚會感失望,並點名強調官員應以身作則,為自己行為負責。更揚言「個別官員在事件中表現不佳,我作為行政長官會採取適當行動」。
郭鴻標博士也在臉書留言「至於那些作領袖的,更應該盡公民責任,以身作則,職位愈高責任愈大,要別人尊重,首先尊重自己的責任。不負責任,怎可以要求別人尊重呢?」
從另一角度看,慶生聚會在Omicron病毒出現前已定,無可厚非,官員應邀到賀,也屬社交慣例,問題在於怎樣看待疫情。專家經已發出嚴重警告,一旦在社區傳播,至少三至六個月民生受極大影響。政府亦開始緊張,相信分析形勢後,決定採取嚴厲措施,高官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卻未有配合政府的緊張方向。
各人對「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耳熟能詳,筆者嘗試加上另一可能,就是杞人憂天。「先知先覺」與「杞人憂天」只有一線之差,差別在於以科學態度來分析形勢及數據。無論是政府官員或社會人士,都對「領袖」抱有「先知先覺」的觸角及判斷的期望,可惜是次事件眾位官員不但未能反映「先知先覺」的判斷,甚或可能以「杞人憂天」反諷心態面對,怪不得特首公開及高調宣布「會採取適當行動」,尤其是不重視甚或違反防疫規則者。
對教會領袖言,也是一個適時提醒,不要「杞人憂天」之時,也不要失卻「守望」的「先知先覺」觸角及判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