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報錫安佳音


2987 期(2021 年 11 月 21 日)
◎ 環迴新界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民國初興的年代,社會呈現一片新氣息,其中女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大增。不少完成高等教育或只有中學畢業學歷的婦女,都有志回饋社會,尤其推動女子教育。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香港出現一陣女子辦學潮。

  女青年呂陶英經過一段教席生涯之後,在一九一九年於香港島創辦「郇光學校」。「郇」是聖經地名「錫安」的舊譯;那是耶路撒冷城邊的山崗,基於一些典故,漸漸用作表徵至高至聖至榮的上主。呂陶英是虔誠的信徒,一生尊崇上主,她的所有建置都以「郇」為名。

  在一九三八年,年屆半百的呂陶英來到洪水橋田心村置買一片田地,建造為養息身心的園地,取名「郇園」。雖說旨在養息,她由第一天就熱切關顧郇園的鄉鄰,在見證天國福音之時,同樣着意補濟貧困農村的物質需要。郇園不久就凝聚了一羣村民信眾,結果在一九四八年正式成立教會,定名「錫安堂」。

  由於市區環境轉變,郇光學校在一九五六年遷入洪水橋郇園;積極服務經歷八年之後,因個人健康緣故停辦。自此之後,晚年呂陶英全心投向教會工作;又再續展現她的教育家本色,運用郇園的校舍建立「郇光靈修院」,外借舉辦營會,造福香港教會。

  呂陶英年紀漸邁,體魄難繼;為求郇園的信徒羣體能夠健壯地延展成長,於是透過友好互信的牧者引介,在一九七二年加入「基督教協基會」,成為「協基會錫安堂」。現時教堂在一九八七年重建落成。

  洪水橋有一位跟錫安堂同人相熟的女信徒黃瑞琴;她的妹夫營運該區極負盛名的「雁園」,那是集農場、果園、酒家、旅館、遊樂的複合體。她着緊見證天國福音,在一九四九年徵得妹夫同意,在場內蓋建一間小屋,作為教堂,主日舉行聚會。這是「佳音堂」的起始。

  這所「私辦」的「家庭教會」迅即展現廣佈佳音的使命;並曾開辦小學及幼稚園,填補那段年間的鄉里需要。後來黃瑞琴的妹妹更將位於藍地順風圍的田產贈予教會,讓佳音堂自擁一大幅土地作為基址,向四周鄉鄰傳道。黃瑞琴的女兒及女婿都是主僕;為了堂會能夠健壯地延展成長,經女婿引介,在一九六五年加入「中華傳道會」,成為「中華傳道會佳音堂」。現時教堂在二零一三年重建落成。

  建造洪水橋新市鎮的規畫及工程,已經開展十多年。隨着近期倡議的「北部大都會」意念,洪水橋地區將迎來加速的更大變遷。錫安堂所在的田心村尚處於發展區以外;佳音堂所在的順風圍農村地段,卻早已納於收地範圍。佳音堂同人正在思慮教會在收地之後的定位。

  呂陶英是單身女性知識分子教育家,她熱心各式教會工作,終生未婚而收有兩名養女。黃瑞琴是獨力帶着四名孩子的寡婦,雖喪夫在家育兒卻展現天國福音的大能。兩人的背景簡直天淵之別,相映怪巧。兩位婦女的最大共通處在於同樣熱誠信仰,以至兩位巧婦將錫安佳音植根洪水橋。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