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一個劃地自限的概念


2972 期(2021 年 8 月 8 日)
◎ 天角一坊 ◎ 唐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窗檯上那株巴西鳶尾的本株,據朋友說,是從某個屋邨的花圃裏「採集」而來。至於旁邊的射干,它原來的種子;還有已被分成七、八株分株的到手香本株,估計也是循相同的途徑「採集」而來。

  細心一看,原來自己在家裏和辦公室所栽種的,大都是旁人眼中的「雜草」。除了上面提及的三種,還有久違了一段時間,結果早前讓我在路邊看到,並順利從乾枯的蒴果裏採收到種子的含羞草;以及幼稚園贈送給孩子,盛在一個黃色哈哈笑膠盆,隨着種子成功抽芽,而為膠盆添上了一頭濃密頭髮的小麥草。

  當初友人知道我想在家裏栽種些甚麼,就送了一盆射干和一塊巴西鳶尾的草苗給我。

  「這些植物很粗生,所以經常被栽種在公園的花圃,點綴環境。」

  那一條條油亮的葉子,確實有點眼熟,但它們予人的感覺,就像生活裏經常碰到的陌生人,並沒有鮮明的存在感。單看葉子,甚至連哪一株是鳶尾?哪一株是射干?也難以一眼看穿。

  然而,隨着我將那塊巴西鳶尾的草苗成功栽培到盆裏,每天留意它和射干各自的生長狀況後,兩株植物給我的印象,卻逐步不同了。實際上,巴西鳶尾的葉子像一把帶柄的水果刀,葉子都密集地從莖部抽出;至於射干相對疏落的葉子,則像一塊單純的刀片,不帶刀柄。有別於巴西鳶尾的紫藍色花朵,射干的花是橙紅色的,花凋謝後,蒴果爆開後,會跌出渾圓具光澤的紫黑色種子,最初不知道,看到落在地上的種子,還以為是家人不小心丟在地上六味地黃丸。

  這些平日不屑一顧的「雜草」,開始以它們的語言,向我講述它們的身世。怕癢的含羞草,原來還會長出淡紅色的花絨,但這嬌柔的植物,卻會生出蒺藜般的蒴果來保護種子;具有濃郁香氣的到手香,生命力十分頑強,將葉子摘下甚或連莖切掉插到水裏或濕潤的泥土,往往都能存活並且慢慢長出新的根莖,變成分株……這些昔日面目模糊的「雜草」,每一株,都變成了個性突出的生命,而它們所給予我的啟悟,並不僅限在科普和人文地理的領域,而是無時不包含着靈心的察驗。

  那是,剛出席完孩子畢業典禮的下午。

  早前低調開了幾朵紫花,並從花鞘生出了小苗的巴西鳶尾,已成功讓草苗在旁邊的泥土裏植根。而就在我尚未注意之前,草苗原來已抽出了新的嫩葉,成了一棵獨立的分株。

  看到貫連在新舊兩株中間,懸空劃出了一道彩虹孤線的葉片,我下意識想起,自己大概該翻出抽屜裏的剪刀,在葉片的某個地方剪上一刀,一如嬰孩初生的時候,切斷連結着他和母親的臍帶一樣。

  那是,剛出席完孩子畢業典禮的下午,一個教人容易慨嘆時光消逝,在意起遺忘與記憶,甚至思考想起生死的下午,而那盆其貌不揚的巴西鳶尾,卻向我介紹了一種看待生命傳續問題的新視覺。

  盧雲的《靈心明辨》裏說︰「也許可以這樣說,上帝的第一語言是大自然,雖然上帝藉着我們那古老而長存的屬靈典籍啟示祂自己」而通過這套語言,這些「與我們共生的動植物,教導我們認識出生、長大、成熟、死亡,認識溫柔愛護的需要,認識忍耐與盼望的重要。」

  所謂「雜草」,其實是我們劃地自限的概念。

   25 juillet 2021

  

  作品賞析:

  上帝的第一語言是大自然,而我們卻對這套語言生疏。殊不知認識周遭與我們共生的動植物,是我們參透生命的基礎教育,作者發現他需要藉栽種「雜草」補上這一課。(黎海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