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人的生活表現


2971 期(2021 年 8 月 1 日)
◎ 釋經講道 ◎ 張天和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靈降臨後第十主日

  (弗四1-6)

  在疫情及社會環境的轉變下,保羅的提醒:「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四1)這經文可說是以弗所書的重心,將整卷書兩個主要的結構連接起來,「蒙召」或「蒙召的恩」正說明了這書前三章提及神救贖的計畫,與蒙恩的經歷;而「行事為人相稱」卻說明後三章的重點,我們的日常生活與作為神兒女身分是一致的,保羅提出了兩個要素:

  一、實踐基本的美德(四2)

  A.謙虛:這是最重要的美德。伯納爾曾說:「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人自覺自己不配、不值得,是徹底認清自己後的結果。」面對自己是最難的,但真正的謙虛是只有當我們面對自己,看見自己的弱點、自私、在工作上和人際關係上的失敗時才會產生。

  B.溫柔:溫柔是介乎過分生氣與過分無脾氣的人中間,溫柔的人願意負起錯誤之責,以及別人受苦時能義憤填胸。所以,他絕不在不合宜的時候動怒。另一方面,這字常用來形容動物經過訓練後服從命令,或被控制。所以溫柔的人的才能、感情、身體、心靈、言語和慾望都在完全控制之下。表示他的生命完全交在神的手中。

  C.忍耐:忍耐有永不屈服的意思。基督徒的忍耐就是不為任何事情所屈的精神,不受任何失意和沮喪所妨礙,而是堅持忍耐到底。另外,它是指人的容忍。有一位古代主教曾為忍耐下定義:「有報仇之權,但從不忍心這麼做。」忍耐是內心忍受侮辱和傷害,而心裏不以為苦;忍受人的愚蠢,而不厭煩;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仍保持和藹的態度;對無知的人也不發出怨言。

  D.愛心的寬容:寬容是進一步解釋忍耐的深層意義。但這寬容不是勉強的,乃是出於愛心,在愛中實行這美德。

  從以上四種美德中得到了第五個結果,就是「和平」,也是3至6節所討論的。

  二、保守合一的精神(四3-6)

  與所蒙的呼召相配的生活的第二個要素,是要努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的關係。這要素是建基於第一個要素─基督徒的美德上。若然沒有實踐基督徒的美德,自然基督徒之間會有磨擦,這樣怎能談得了保守合一呢?

  A.合一的要求(3節):保羅迫切的要求信徒們要竭力保守「合一的靈」,這是教會真正的特質,不是形式上的聯合,乃是彼此的關係和態度的聯合。「保守」的意思是指「看管」、「守望」,表示要小心照顧。在保守的過程,有一件事是不可忽略的,就是放棄自我。四種美德都從這觀念出發。只要自我是每件事的中心,自己的感覺和名望是事情的焦點,則永遠無法達到合一。惟有自我死去,基督的生命真正進入我們內心,就帶來了和平。因此,我們要為着教會合一,而放棄自我,付上努力。

  B.合一的基礎(4-6節):保羅繼續指出聖靈要在七個「一」的基礎上為基督徒成就一個真正的合一,以致我們的竭力才不致徒然的。這七個「一」分成三組:

  1.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4節):身體顯然是指教會。既然有身體就要有賜生命給這身體的那「一位聖靈」。凡屬於這個身體的,都向着「一個盼望」邁進,這個盼望是出於神向我們所發的呼召。

  2. 「一主、一信、一洗」(5節):這組以「主」為中心。凡不承認耶穌基督為主的人,都算不得為基督徒。我們有同一位主的救贖,同樣經過一個信靠的歷程,也透過洗禮這外在的見證表示與基督聯合。

  3. 「一神」(6節):這一切合一記號,都邁向一個高舉:「神只有一位,就是萬有的父」。祂乃是靈裏合一的最終源頭。

  結論

  在這大時代,若要活出能見證基督的不一樣生命,就要緊記並實踐保羅的教導:「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張天和(香港神學院院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