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會牧養形態
第 2967 期(2021 年 7 月 4 日)
◎ 要聞
新媒體已成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疫情下,各教會紛紛舉辦網上崇拜,媒體更成了牧者牧養會眾的主要渠道。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已於六月十八日,於該會舉辦「時勢攻略:『媒體•牧養?』交流會」,從牧養角度探討如何有效地以媒體作虛實牧養。
媒體牧養 探討箇中關聯
馬鞍山浸信會李修慧傳道坦言,大部分教會一直都有使用媒體進行牧養,如開設教會網站、社交媒體頻道、Zoom開組,甚至透過社交平台分享詩歌和靈修資料等。她分析媒體與牧養的關聯性,第一種層次是「牧養中有媒體」,從會眾牧養需要決定媒體,形式比較簡單,主要將實體聚會放到線上。她形容,這是教會建立媒體文化的第一步,但提醒各教會服侍對象不一,即使未有進行相關媒體牧養,只要就現今處境「對症下藥」牧養便可。
第二種層次是「媒體中去牧養」,即媒體作為載體來傳遞基督教信仰,內容可為講壇信息的延伸或回應社會文化,牧養對象可擴展至非堂會信徒及未信者。第三種層次是「媒體融合牧養」,即線上牧養、線下聚會,達致O2O(Online to Offline)的模式,「虛實整合」進行牧養。第四種層次是「教會滲透媒體」,即教會就是媒體,並主張教會可在虛擬平台結連,例如讓會眾按講道專題及興趣,自由參與不同教會的活動。
她又闡述牧養與餧養的分別,前者是包括餧養,牧者須付出時間與會眾相交,彼此有生命交流;後者則只是知識傳遞,雙方可沒有關係,亦毋須付出感情及時間。她提醒:「牧者要弄清餧養及牧養的關係,因為當走進媒體時,很容易數碼化,對人的『溫度』便會降低。」因此,牧者必須保持「溫度」進行牧養,不可脫離與人的關係,否則當情感冰冷時,分享的信息亦會缺乏情感。
虛實兼行 反思牧養形態
網上社交平台專頁「流散者們」創辦人吳煥星先生指,反修例運動的網絡文宣、新冠肺炎疫情之網上聚會只是教會生活網絡化的導火線,主因或與後現代主義思潮相關。他解釋,後現代主義思潮下,年輕人本來便帶有碎片化及去中心化的特質,他們抗拒教會中央集權、從上而下的管治方式,故即使疫情、社會運動完結後仍要面對此問題。
他提到,當他於專頁中發佈分享信仰的帖子,不少年輕信徒都會於當中分享互動,甚至私訊他表達意見,因為該帖子觸動了別人的情感,可見網絡上的知性論述內含情感牧養。「很多時堂會面對的牧養問題,可能是媒體上的『無包袱』和『含混性』(特質),但正因有虛擬的含混性,對方反而更能坦白分享;當中有個別人士,也有流散羣體,我覺得他們需要一個團契及真實關係。」他補充,牧養流散者應虛實兼行,除了網上牧養外,也要在現實處境中與他們同行。
在時代處境下,他認為事奉觀應愈趨多樣式。他以去年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的基督教文化運動(DeltaΔMovement)為例,許多信徒在社交平台上,以不同恩賜和方式表達信仰,例如音樂、影片、讀經計畫等。他指,教會或許因種種限制,未能發展類似的事工,但卻可與上述具恩賜的信徒協作,豐富自己教會的形態。
另外,隨着神學院、坊間基督教機構開辦信仰課程,會眾可於網上收看內容,餧養的責任不再局限於教會。因此,他認為教牧可動員弟兄姊妹參與,以往同工或需一手包辦講道、主日學、週會內容,現今則可利用網上資源,豐富會眾的想像;事後進行解說,教導會眾將信仰內容實踐於生活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