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大澳端午節龍舟遊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按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龍舟遊涌始於十九世紀的大澳,在端午節當日,載有民間祭禮的小艇(或龍舟)遊走各水道,沿途為水中的幽魂化衣。這起源據說跟當時瘟疫有關,透過遊涌,驅除瘟疫,後來發展出有龍舟競渡。另一方面,陸上人認為端午節跟屈原有關,象徵宣揚國家認許的忠君愛國情操。查實,中國文化對端午節解釋有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紀念越王勾踐和東漢孝女曹娥等傳說,但最後屈原的傳統勝出。屈原合乎儒家人格,即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若要就端午節進行神學本土化,我們要依循水上人還是陸上人經驗呢?
傳統上,陸上人在文化和社會地位上看不起水上人,因為水上人相對地不太注重道德價值等抽象美德,較強調工具價值。事實上,因以海上生活為主,固定的學校模式不是水上人慣有的生活形態,考取功名更不是水上人的理想。因此,陸上人甚少參與水上人的慶祝活動。例如,天后誕與陸上人無關;相反,水上人會參與陸水人慶祝活動,例如,中秋節。有趣的是,水上人的龍舟活動漸成為陸上人也會參與的活動。雖是如此,但要留意:第一,水上人的龍舟遊涌不是陸上人的關注,陸上人只關注龍舟比賽和遊玩;第二,水上人接受以屈原傳統作為他們對龍舟遊涌的解釋;第三,在旅遊發展局推廣龍舟活動下,端午節的遊涌和屈原傳統已剩下沒有太多意義了。
神學可以對端午節進行怎麼樣的神學本色化反思?對水上人,基督宗教也有漁民和船員的主保聖人,即守護者。代表人物是天主教會有海星聖母(Stella Maris),她保護漁民和船員。至於對陸上人,先知耶利米可以跟屈原一起同讀,即屈原的《離騷》和耶利米的《耶利米哀歌》。但當遊涌和屈原已不是今日端午節的關注時,以上神學本色化反思只是過去式。那麼,現在式的神學本色化反思是甚麼?除了龍舟活動外,神學本色化反思可以考慮以保護海洋及其活物為主題,邀請陸上人和水上人一起參與、構想、分享和推動海洋公義。那些以服務水上人為主的教會可以先突破以保護漁民和船員為主,到保護海洋;那些服務陸上人的教會可以先突破以人的得救為主,到保護眾生萬物。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