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


2944 期(2021 年 1 月 24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拍攝紀錄片講求真情流露,有些人會覺得製作人在訪問時,喜歡把受訪者弄哭,繼而把鏡頭推進去,變成淚眼的大特寫。這樣就是影片觸動觀眾的地方,不過這樣可能會令人覺得過於煽情、造作,以淚「動」人。其實我們拍攝紀錄片要做到感情真正自然流露,最重要是要找緊「實況」,把片中人最真實、真摯的一面呈現在觀眾眼前。

  多年前帶着幾個同學,拍攝患有罕有遺傳病「黏多醣貯積症六型」的馬歷生,由於患病影響身體發育,所以他廿多歲只有三尺高,此病症壽命一般不過二十歲,但因為得到政府提供費用高昂的藥物治療,病情可暫緩。雖然多年來病情反覆,不斷出入醫院治病,但並沒有消磨他的意志,並成功大學畢業,現在於非政府組織任職。當我們拍攝父子翻看舊照片時,爸爸看到歷生幼時因為切除部分頸椎,要帶上支架支撐身體的照片,爸語帶輕鬆地說他:「當時你真的相當辛苦。」歷生只有向他苦笑。這片段我們是從旁收錄父子閒話家常的對話,就是所謂對話的現場聲音(UPSOUND),這樣的拍攝方法更自然及更具實況感。

  除了收錄現場聲音之外,另一個拍攝情感自然流露的方法,就是要把握一些拍攝突發事情的機會,讓實況呈現在觀眾眼前,正如本來我們約好歷生獨個兒到醫院覆診,但那天他突然感冒,他不太願意拍到他患病的情況,但我們表示希望繼續跟進他生活的喜與憂,最後是由爸爸為他推輪椅到醫院,記者問爸爸是否擔心歷生的情況,他說:「不是擔心,而是痛心。」以上短短兩個片段,體現到二十多年來,父子從兒子治病之路一路走來,建立深厚的父子情。

  其實從事新聞行業數十年,每時每刻都會面對陌生人及素未謀面的被訪者,如你要作一個人物專訪的深入報道,你要別人向你真情流露,首先別人要完全了解你採訪的目的,讓他信任你,跟對方建立互相的關係,他才會向你「吐心聲重」,說出「心低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