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經濟嚴冬
 反思教會使命


2944 期(2021 年 1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已逾一年,為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教會除了關心奉獻收入外,更要關注信徒及社區面對的經濟危機。中國神學研究院上月於網上舉行「經濟嚴冬下,重塑教會使命」公開講座,牧者分享其堂會在疫情下的挑戰及應對方法,從而反思教會使命。

  疫情對香港各行各業造成巨大影響,去年九月份本港失業率為6.8%,約佔勞動人口的二十五萬人,其中旅遊及飲食更首當其衝,失業率高達15%。至於基督教界方面,有機構早前進行調查,雖然大部分教會在奉獻上得以維持甚至增加,惟約一半基督教機構卻出現虧損,同工需要減薪以應對「經濟嚴冬」。

  堅持教會使命 應對時代挑戰

  中華基督教會油麻地基道堂黎廣澤宣教師指,由於經濟下滑,教會領袖需考慮同工薪金、事工發展及各項支出,故對於事工拓展及理財方面相對謹慎。惟他直言,當教會願意以事工回應社區需要,上帝的供應可說是超乎想像,他分享早前教會向街坊派發口罩,有供應商竟主動聯絡教會,希望能免費供應口罩。正因許多人願意「出錢出力」,甚至動員區內不同教會參與服侍,故他形容經濟環境雖處嚴冬,但事工卻十分活潑和有動力。至於奉獻方面,他認為教會必須清晰告知異象方向,如會眾認同教會異象能回應時代需要,信徒自然會樂於奉獻,毋須過分憂慮。

  播道會雅斤堂主任牧師陳傳華牧師指,教會服侍不少基層人士,失業率高企對他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教會亦難以看到未來前景。他坦言,部分堂會確實奉獻收入減少,更將面對移民潮的挑戰,但強調教會角色不可減退,如對內要敬拜、禱告、門訓,對外則不忘大使命福音宣講和愛鄰舍等。他續言,社會正處經濟嚴冬,教會更應在艱難時刻展示承擔,因此其教會去年增加了雙倍對外奉獻,同工亦有心理準備要減薪,目的是讓弟兄姊妹感受到教牧與他們同行,繼而感染他們關懷鄰舍。

  有言,在資本主義和中產思維下,教會亦深受此文化影響。黎廣澤宣教師指,當中產思維進入教會,教會帳目便成了重要考慮,於是教會開始只着重內部需要,卻忽略了教會外的眾生,他呼籲堂會應反思教會使命。陳傳華牧師則指,在資本主義下,人覺得新穎、宏偉、物質豐盛才是好,但教會卻希望建立分享同行的理念,改變社會文化帶來的價值觀。他分享教會早年建堂,至今仍欠下巨額借貸,曾鼓勵會眾除十一奉獻外再奉獻一個月薪金,結果信徒不只奉獻多餘的金錢,更將本來擁有的資源與人分享,改變資本主義下各自為政的文化。至於應對移民潮帶來經濟壓力,教會曾討論過必要時可賣出堂址,改以租約形式繼續營運,若日後教牧同工需要自籌薪金,亦相信弟兄姊妹會有所供應。

  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蘇慕瑜博士回應指,堂會是受差派的,本是整體教會的其中一分子,人才應可互相流通。然而,部分堂會以企業發展為本的形式經營,如着重人數增長及堂會規模,奉獻目的為建立優美環境、具備生老病死的宗教服務和專業人士講道等。她強調,教會本質並非上帝為教會設立使命,而是上帝為了祂在世界的使命而設立事工,即教會身分和存在目的是使命,所以最重要不是個別堂會或機構的興衰,而是如何達成使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