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面對經濟荒年的理財準備


2923 期(2020 年 8 月 30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疫情肆虐,香港以至世界經濟受到空前重創,大部分行業幾近停擺。不少堂會奉獻數字大跌,節流首先裁員及要求傳道人放無薪假;也有福音機構因事工停頓,入不敷支,有索性宣布停業,也有要求同工以奉獻形式減薪。儘管政府的保就業基金可有若干紓緩作用,但因着疫情持續,而經濟衰退又導致信徒捐獻大減,這對長期倚賴捐款維生的堂會及福音機構,畢竟構成極大衝擊。

  教會及福音機構際此風雲變色前夕,必須洞悉時機,尤其在理財上更應倍加謹慎,調整策略,這如舊約聖經記載的約瑟,預警在七年豐收後必有七個荒年,要未雨綢繆,早作準備。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單是香港經濟的豐裕期,百業興旺,社會財富大幅累積,人均收入節節上升。對當時的教會及機構來說是一大優勢,一方面如雨後春筍急促發展,另一方面也經濟穩定,收支多容易達致平衡。回想那個日子信徒亦十分熱心。舉例說不論是建新堂或購置物業發展事工,只要牧者或領袖振臂一呼,信徒多積極響應,有力出力有錢出錢。

  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跟今日的社會及政經條件截然不同。那年代香港經濟發展方興未艾,百業蒸蒸日上,只要是大專畢業或有一技之長,多很快找到穩定的職業,收入節節上升。有了穩定的生活,自然追求心靈的滿足。六、七十年代教會吸引了無數青年人歸主,他們多出生於戰後十至廿年內(1945-1965),是名副其實的「戰後嬰兒潮」新生代,他們多出身貧窮,捱過鹹苦,長大後乘着香港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生活逐步改善。而他們亦多具備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也因生活安定而樂於捐輸。至於再長一輩(戰前出生)而事業有成者(例如開工廠,或做醫生、律師、會計師、校長等),許多更一力承擔了教會的需要。樂善好施,是那一代的特色,也是他們能力所及。

  但上述兩代人,到今天已步入或早已步入退休期。新一代又如何呢?他們出生於八、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年代,正值環球經濟滯脹期,貧富兩極化,而泡沫經濟又導致實際收入減少,薪金大半用在供樓,意識型態上他們多傾向「小就是美」,嚮往「共享經濟」,對玫瑰園式的教會或教會機構大型建設未必認同,如此他們多不會由衷支持種種大型事工計畫。

  香港教會和機構面對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新形勢,也面對新一代的中青代信徒正面對的挑戰和要考慮的事情(如供樓置業及移民),必須重新思考教會的理財方針和籌款方式。除了全職同工要多考慮「織帳棚」自養模式,堂會和機構也要減少受薪同工的人數,同時縮小規模,節省開支;同工們更要多走一步,這才有助共度時艱。

  從前我們常說要「對上帝有信心」,跟着下一句就是「這樣我們就按計畫籌款」;但在未來的日子,不錯仍然是「對上帝有信心」,但下一句應該是「即使我們縮小了規模」或 「即使我們減少了開支」,因無論教會有沒有錢、有沒有許多受薪同工、有沒有宏偉的建築物,上帝的照管和保守是不會改變的。

  對上帝,我們信心不會動搖;要改變的,只是我們的理財方式。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