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是一本沈重的書,如果沒有家長指導,孩子未必讀得明白。
作者小林豊在七、八十年代多次前往中東各地旅遊,然後將體驗化成創作主題,寫出了這本獲獎作品。故事中最美麗的村子就是阿富汗的帕古曼村,春天,那兒開滿各種花兒;夏天,那兒有各種成熟的果子,小男孩亞摩和哥哥哈倫爭着採摘。不過,這一年,哥哥上戰場去了,亞摩只好代替哥哥,帶着驢子彭巴幫爸爸出城賣果子。
作者以富有中東色彩的插畫,描繪第一次獨自叫賣的亞摩那種害羞、不好意思大聲叫賣,又被街上匆忙的人弄得頭昏眼花,幸好,終於有人來買櫻桃了,其中包括曾經上戰場而失掉一條腿的伯伯,他還稱讚帕古曼的櫻桃世界第一。
結果,亞摩很快賣完了果子,比賣李子的爸爸更早完成任務,然後,他們把賺來的錢買了一隻小綿羊,這可是村裏第一隻綿羊呢,亞摩給牠取名「巴哈兒」,就是「春天」的意思,等春天哈倫哥哥回來,大家就可以團聚了。
繪本最後一頁沒有插圖,只塗滿了黃土似的底色,上面寫着:「這年的冬天,村子遭到了戰爭破壞,現在,帕古曼村已經不存在了。」傷感的結局,道出戰爭的可怕,叫人低迴沈思。
全書並沒有刻劃戰場,卻讓讀者讀出了戰火連天的景象,只因作者小林豊曾經旅行阿富汗,曾經親自接觸在戰爭陰影下仍然生氣勃勃地生活着的老百姓,他要藉着繪本提醒我們:如果大家可以開放的心靈,更多認識地球村,更努力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類,或者,戰爭就可以避免,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美麗的村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