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音樂家及生態收音師Bernie Krause 說過:「為甚麼喜歡聲音?因為一幅照片勝過一千字,而一段聲音,勝過一千幅照片 。(A picture is worth 1000 words but a soundscape is worth 1000 pictures) 」
疫情肆虐,市區人煙稀少,郊區卻多了遊人。曾有次在太平山頂沿步道下山往薄扶林水塘,這條路近年很少走了,路上渺無人迹。大概是因為下山的路沒甚風景可看,只有專心的去走,腦袋放空,驟然聽到交錯的吱吱鳥鳴,起落的蟲叫,以至婆娑的樹聲。
生活在繁囂閙市久了,似乎已失去了傾聽大自然的能力。記得幾年前到澳洲墨爾本探兒子,他駕車領我們到偏遠的海邊,我們就坐在長堤上,細聽風聲和拍岸的浪濤聲,那刻回想青少年時也常在香港的銀鑛灣聽過近似的聲音,但已久違了。
「聽」本來是一種屬靈的操練,而在聖經中也經常提到。在眾多書卷中,尤以舊約耶利米書最多。而神人摩西也多次提到:「以色列呀,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六 4-5)
事實上,「聽」除了用耳朵去聽(hear),也包含專注和認真的聆聽(listen),中文字的「聽」也有很豐富的層次如「細聽」、「傾聽」和「諦聽」,意思都是除了用耳,也要用心去聽,才「聽出」聲音背後的味道來。
香港人營營役役,手機畫面佔盡腦袋,也騎劫了我們的心靈。偶爾走到大自然,或是樹林,或是海邊,閉上眼拒絕五色,聆聽天籟,恍然明白繁榮都市以外,原來還有一個境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