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原從長計議


2914 期(2020 年 6 月 28 日)
◎ 教會之聲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半年以來世情顛撲,世界從此不一樣。奇詭難料的事態異動,一波接一波,衝擊全球,無人倖免。驚怛與愴茫,悲憤與鬱獃,籠罩多少心靈。信徒與教會遭逢激蕩,沒有例外。這段日子都在見步行步,從長計議似乎無可適隨,並不實際。然而生活總要向前,教會依然見證上主;堂會運作不妨留意一些課題。

  盡早臨到「疫後」,是全人類的一致渴求,卻非我們所能管控知曉。病毒肆虐已經跨過半年了,然而甚至怎樣才算得「疫後」,各類專家也在隨着對疫毒的新認識、而不斷探討調整。世界正處於這一代人十分陌生的「疫症年日」,教會正如整體社會,只能有如處於颱風季節一般,需要滋育切實的心理預備和應對措施,敏於跟進有關的公眾資訊。正如應對我們較為熟悉而適隨的颱風季節,教會需要迎向疫症年日「新常態」。

  如果社會進到疫症年日新常態,所謂「疫後」將會是「不一般的疫後」;則「復原」也需要新思維。教會復原不再是回復舊觀,再續複製疫前的堂會運作模樣。畢竟堂會在過去半年都體驗過不少看來有效的新操作,這些新意念都不會隨「疫後」而消散,卻已經沈澱成為一式教會生活了。何況教會已經處身不再一樣的世界。

  就堂會日常運作而言,禮堂座位此後都要隔疏一點嗎?主日聚會此後都要實施雙線的現場與直播嗎?同工上班此後都要實施雙線的家居與辦公室嗎?甚至,還需要維持「那麼多」現場聚會嗎?「水禮班」及水禮可以怎樣呢?「聖餐」可以持續權宜進行嗎?由這類日常教會生活看似「小事」延展出來,可以是深遠的教會模式課題。此後怎樣看「購堂」?怎樣看「擴堂」?怎樣看「植堂」?

  我們去到「不一般的疫後」,也面對「不一般的復原」的考驗。除了那些堂會內部營運之外,教會既在默默見證上主,也需要活現人前的口傳見證。此後怎樣佈道領人歸主呢!還能怎樣安排往日倚重的「佈道會」呢?是否需要轉而更多倚重「個人談道」呢?更多倚重「生活佈道」呢?此時此地,在不易從長計議的局面中,教會仍需檢視慎思,避免措手不及,自亂陣腳。「復原」旨在持守教會的原來角色,作真理之光。

  區伯平(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我們這一家】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